谈谈古典诗词的哲理意蕴 意蕴

谈谈古典诗词的哲理意蕴 意蕴

在朋友们的撺掇和帮助下,经过搜集、回顾、整理、编纂,我的诗集《足迹》终于正式出版了 。
平时写首小诗,只是业余爱好,以前从未想到出诗集,今天诗集出版更没有奢望以飨读者 。
把平时零碎的小诗整理、编纂出版,以免失落忘记,闲暇时便于回溯过去,就象走过的路,再回头看看,这匆匆的步履、深深的足迹,增加点生活情趣,这才是诗集出版的真正目的 。
我喜爱古典诗词 。
因为它有助于了解历史,增强民族自信心,提高文化素养;有助于培养高度的爱国主义思想、高尚的道德情操、健全的人格及良好的心理素质 。
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一大支柱,是传统文化的无价之宝,其历史之久远、数量之巨大、内容之丰富、意蕴之深长、韵律之优美、文字之精妙、形式之多样、传世之久远都为世所罕见 。
纵观历代诗词,有的表现了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有的表现了高尚的思想情操和伦理道德,有的描写了自然景观的壮丽,有的歌颂祖国山川的秀美,有的提示人生哲理,有的反映生活情趣,有的为民呐喊,有的抒发个人情怀,有的倡扬正气,讴歌真善美,有的针砭时弊,鞭笞假丑恶 。
这些就是古典诗词的巨大魅力,正因为如此,我在工作之余,大部分时间都徜徉在诗词的王国之中 。
从《诗经》到宋元明清各代诗词都有点滴涉猎 。
虽不能全读,但却读过其中的名篇,虽不能完全弄懂,但却略知一二 。
从中汲取了文化营养,增强了工作信心,增加了生活乐趣 。
我更喜爱唐诗 。
在中国这样一个怏怏大国,有五千年可考的历史,先人给我们留下了数以万计的文化典籍,这些大量的文化遗产中单就诗词一类,就浩如烟海,任你穷其一生,也只能涉猎其中的极小一部分 。
所以,我重点学习了唐诗 。
唐诗是我国历史上最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唐诗、宋词、元曲是中国古典文学园地里三株奇葩,唐诗则是艳丽多彩的第一株奇葩,它继承和发扬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优良传统,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顶峰 。
它如满天繁星,闪烁令人心旷神怡的光彩,如春兰秋菊,装点着祖国的山山水水 。
它是一个取之不竭的营养宝库,千百年来它曾哺育了千千万万的诗歌作者 。
这些我深有体会,因为我不仅是唐诗的爱好者,也是唐诗的受益者,倘若不从唐诗中汲取营养,就没有现在的文化素养,更写不出任何水平的诗来 。
俗话说得好“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来也会诌” 。
对这句俗语我是深有体会的,正是在学习唐诗中得到了潜移默化,受到了深深地感染,正所谓“近墨者黑,近朱者赤” 。
学习中时不时地写首小诗,时间长了积攒起来,一经整理编纂竟然成书,不胜荣幸 。
我写的诗大都是五言和七言的仿古体诗,但决不敢妄称律诗 。
所谓古体诗是区别于近体诗(律诗、绝句)的一种诗体,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平仄和用韵都比较自由,也叫古体或古风 。
因为,我没有专门学习作诗,不大懂平仄,声韵掌握得也不好,对偶有些牵强附会 。
所以,我写的诗充其量只能说是仿古体诗 。
其中不免有无病呻吟之作,化用引用几句也难以融会贯通,其意境和品位更谈不上,把这些情况实实在在地告诉读者,决不敢隐其鄙陋 。
我的诗集《足迹》,既是心灵的结晶,又是半生的轨迹;既有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又有工作中的成功与失败;既述说匆匆的步履,又显现深深的足迹 。
《足迹》没有归类分章,完全按时间顺序排列,就象走过路一样,一步一个脚印 。
《足迹》共收入小诗二百余首,其内容包括多个方面 。
既绘祖国的秀美山川,又状华夏的名胜古迹;既述亲人团聚的天伦之乐,又叙离别时的痛苦流涕;既颂伟人君子,又斥奸佞小人;既发悲愤忧伤,也抒惬意舒畅;既有春天的温暖,又有晚秋的凄凉;既有现实人间的直陈,也有想象中仙界的幻想 。
因为,自然界本身就有白昼和长夜,天空和大地,高山和平川,……,人类也是一样,这才是生活的本来面目 。
传统诗词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解冻后,至本世纪初,已获得长足的发展,各地诗社如雨后春笋般茁生,诗人如潮水般涌现,诗作更如恒河沙数 。
然迄今尚未获文学主流社会的普遍承认,出现圈内热圈外冷的现象 。
这是往日被扫地出门遗留的恶果,我们不必惊讶,也不必过分焦虑,随着社会现代化过程的推进,随着文化-文学观念的日益开放、宽容,传统诗词必有回归主流文学的一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