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古典诗词的哲理意蕴 意蕴( 三 )


这种诗体由于受到传统诗词的哺育,必将成为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 。

再说第二个问题 。
动过大手术后的诗词,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诗词了,其理由不言自明 。
那么,传统诗词就让它这样消亡下去吗?答案是否定的. 。
因为,这是数千年积淀下来的艺术规范,是前人经过了无数的实践、观照、思考、提炼而保存下来的精粹,其体裁、格式、用韵、平仄、粘对、对仗、谋篇、布局、炼字、炼意、章法、句法、比兴、用事、意象、意境等艺术要素,组成了一个庞大的系统,处于系统内的各要素互相联系,互相引发,互相制约,若是将其中的任一要素分离出来,都将影响系统的完整功能发挥,从而减低艺术魅力 。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诗词艺术系统是一个超稳定的结构,轻易动不得的,动了就不是传统诗词 。
这正如京剧的一整套唱做念打艺术程式一样,改掉了就不姓京 。
基于上述原因,笔者以为,原汁原味、古色古香的那种传统诗词应该存在下去,就像古代诗、词、曲相继出现后的情况一样,新的产生了,旧的还保留着,并行发展 。
但保留原艺术范式首先应注意一个问题,即不能一味模唐仿宋,制造假古董 。
我们保留的应该是形式层面的东西,也就是上面所说的那个抽象出来的艺术技巧系统 。
艺术品是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但两者又是相对独立的,同样的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形式,同样的形式也可以容纳不同的内容 。
艺术作品的与时俱进,主要应体现于内容的更新 。
内容是随时空变化而变动不居的,形式是相对凝固而滞后的 。
处今日物质生产丰富、文化精神多元、人际交往密切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内容与古代相比已有质的变化,故诗词的内容也应该有一个质变:它应该是二十一世纪的诗词而不是中世纪的诗词:这一点与主张大改革者的意见是相同的 。
在反映时代这个问题上,我认为,响应国家的方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宣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等等,都是正确的;但具体进行创作时,则应力避机械的理解,以为只有大题材、社会政治题材才有意义,陷入“题材决定论”的泥坑 。
要知道,文学是人学,人类因生活环境而引发的思想感情,有很多共通之处,故古今文学也有许多共通的题材 。
如命运主题、爱国主题、爱情主题、历史主题、自然主题、乡土主题等,都可以贯通古今 。
且各类主题又都有许多分支,如爱情主题就可分为亲情、恋情、友情、泛爱情等;乡土主题又可分为乡情-亲情、乡情-爱情、乡情-故土情、乡情-爱国情等;其丰富性是无限的 。
这些“永恒的主题”都可以写,只要具有真情实感 。
我这里强调“真情实感”而不强调“时代精神”,不是不要“时代精神”的意思;“时代精神”是绝对需要的,但要避免勉强装出来的扭曲;而一般来说,真情实感就有时代的烙印在内 。
社会政治大题材可以写,但更重要的是写自己熟悉的人和事,写自己强烈冲动的思想感情 。
写政治题材,要避免大而空,避免公式化、概念化地堆砌豪言壮语和政治术语 。
古典的陈词滥调是令人讨厌的,现代的陈词滥调也令人讨厌 。
有一种意见认为:诗词的语言应该现代化 。
比如古代的交通工具马、舆、辕、帆等,应改为汽车、火车、轮船、飞机,古代的计时工具更、漏、箭、晷等,应改为石英钟、电子表;古代的灯台、蜡烛应改为电灯、光管;古代的耒、耜应改为拖拉机、收割机;古代的鼎、鬲、釜、甑应改为电饭锅、微波炉; 。
理由是这样才符合生活真实 。
我们不反对甚至鼓励新词语入诗,但有一条原则必须记住:新词应能构成意象、意境 。
意象是诗词魅力的根源,很多传统意象,经过了历代的提炼,内涵深窈多义,具有递相沿袭性,它一出现,人们就知道其情思所指,而演绎出无穷的诗意诗味,西方指这种现象为“集体无意识” 。
像杜鹃、碧血、鹊桥、青鸟、红豆、蓬山、仙槎、云雨、鸿雁、哀猿、折柳、梦蝶、黍离、铜驼、浮云、落日、夕阳、残照、鸳鸯、鸥鹭、落花、转蓬、芳草、逝水、蜡烛、春蚕、琴剑、琴瑟……等等,都能使人产生许多联想,使作品获得强大的艺术生命 。
新出的词语比较陌生,很多未经过意象的优选考验,不易使人产生更多的联想,其审美魅力自差一筹 。
试想,“蜡烛有心还惜别”,若改成“电管有心还惜别”,那“替人垂泪到天明”就无处着落,味同嚼蜡了;同样,“鱼雁传书”或“青鸟衔笺”,改成“电波传信”或“鼠标寄情”恐也有与全诗意境格格不入之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