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详细资料 茅盾资料( 二 )


不久,辛亥革命爆发,茅盾热情地迎接了这次革命,做起革命的义务宣传员来 。
在学校里,由茅盾和几个同学发动,抨击了一个不得众望的学监,而被学校除名 。
于是,他便转入杭州安定中学校学习,并在那里毕业 。
在中学时代的生活中,固然有些师长,给茅盾以深刻的印象和积极的指导,但整个的学习空气是陈旧的 。
“书不读秦汉以下,骈文是文章之正宗,诗要学建安七子;……气度要清华疏旷”(《我的中学时代及其后》) 。
这一切曾给茅盾以古典文学的修养,但在他的回忆里更多的却是平凡、灰色和令人窒息的东西,他几乎把课余时间都消磨在看小说上 。
古典小说启迪了他的文思,同时也在他的作文格调上显露出印迹 。
1913年,茅盾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 。
预科毕业后,由于家庭经济的窘迫,便开始工作谋生 。
1916年8月,到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 。
开始在英文部修改英文函授生课卷,继之和别人合作译书 。
这样,便有最初的翻译《衣食住》(卡本脱著)问世 。
不久,又到国文部编写《中国寓言》,一面也参与《学生杂志》的编辑工作 。
1920年初,“五四”文学革命深入开展中,茅盾开始主持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小说新潮栏”的编务工作 。
这时连续撰写了《小说新潮宣言》、《新旧文学平议之平议》和《现在文学家的责任是什么?》等论述,表露了茅盾早期的文学见解 。
同年11月,茅盾接编并全部革新了《小说月报》;12月底,与郑振铎、王统照、叶绍钧、周作人等联系,并于1921年1月发起成立了“文学研究会” 。
当时,茅盾主要从事文学理论的探讨、文学批评和外国文学的翻译工作 。
据不完全统计,1921年度,茅盾发表的译著约130余篇 。
他以充沛的精力,致力于文学革命活动 。
两年后,由于商务印书馆守旧派对《小说月报》的革新不满,茅盾辞去了该刊的主编职务,转到国文部工作 。
与此同时,茅盾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 。
1921年初,茅盾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
同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他成为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 。
1922年后,曾以《小说月报》编务为掩护,从事党中央联络员工作 。
这时期,也曾先后在党所办的平民女校、上海大学任教,为革命事业培养干部 。
1925年五卅运动爆发,茅盾直接投身于群众革命运动 。
6月,和郑振铎等创办了《公理日报》,不久被迫停刊 。
8月,作为职工代表,参加了商务印书馆的罢工斗争 。
国民党召开西山会议后,茅盾和恽代英奉中共中央之命在上海组织了国民党左派的上海市党部 。
1925年底,茅盾和恽代英等被选为左派国民党上海市党部代表,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
会后,留广州工作,在毛泽东任代理部长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作秘书 。
1926年3月,“中山舰事件”后,茅盾返沪 。
1926年10月,北伐军占领武汉,成立国民政府 。
茅盾赴武汉,先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教官;1927年春,出任汉口《民国日报》主编 。
从4月至7月间,为该刊撰写社论、述评30余篇 。
7月,汪精卫组织“分共会议”,公开叛变革命,茅盾撤离武汉,准备参加南昌起义,抵九江后因路途阻塞,经牯岭回上海 。
这时,又遭国民党反动派通缉 。
从此,他以茅盾为笔名,开始创作和其他文学活动 。
1927年9月,发表《幻灭》,至1928年6月,又先后完成《动摇》、《追求》──即三部曲《蚀》的创作 。
同年7月,离上海去日本,先住东京,后迁京都 。
客居日本期间写有长篇小说《虹》(未完)和一些短篇小说、散文诗作;以及《神话杂论》、《西洋文学通论》和《北欧神话ABC》、《中国神话研究ABC》等著作;《从牯岭到东京》、《读〈倪焕之〉》等论文 。
1930年4月,茅盾从日本回到上海 。
不久,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担任“左联”执行书记 。
从此,茅盾和鲁迅在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 。
1931年,抗议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屠杀政策,鲁迅和茅盾等发表了《为国民党屠杀大批革命作家宣言》;1932年2月,发表《上海文艺界告世界书》和《为日军进攻上海屠杀民众宣言》;5月,日本革命作家小林多喜二被害的消息传来,鲁迅、茅盾等8名作家发起《为横死之小林遗族募捐启》;7月,致电南京政府营救被监禁的国际工联的牛兰夫妇 。
1934年9月,茅盾协助鲁迅创办《译文》杂志,为进步文学的翻译事业开拓了新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