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章重奏的作文650字怎么写?( 二 )


这个笑话一方面说明了作文教学在语文学科中一直是研究的一个雷区 , 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作文难教 , 甚至有人认为不可教 。原因在于: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 , 写作是一个“难以承受打扰”的内心活动过程 。从材料的选择到文章的整体构思 , 从语言的唤醒到表达方式的运用 , 都是一个心思细密的过程 。
★从教者的角度来看 , 写作一一种“外界无法干预”的心理活动过程 。写作 , 是一种连续的心理活动过程 , 如果在学生写作中途好心地指导 , 却往往会办坏事 , 就可能让学生的思维“中断” , 写不好文章 , 甚至写不出文章来 。
……
当然凡此种种的原因还有很多很多 。归根结底是为什么呢?
作文教学需要一种“看得见的依托” 。
无论是多年前就已经盛行的“读写结合” , 还是近年来管建刚老师的“作文教学革命” , 许多名家的作文指导策略 , 几乎都是建立在一种“形象可感的 , 有律可寻的语言材料”的基础上 。有些名家的作文教学可以模仿 , 却难以复制 , 原因在于投入的精力过于奢侈——比如管建刚老师的作文评价系统、作文激励系统 , 往往耗费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有些名家的作文课堂很新颖很生动 , 能够得其形却难以得其神——因为好多作文教学都是与教材文本想脱离的 , 因为我们一线教师最需要的不是理念 , 而是一堂又一堂的作文教案 , 所谓“复制容易创新难” 。那么 , 我们就在思考 , 我们的语文教材中的课文 , 到底怎样才能与孩子们的习作联系起来?课文 , 如何才能为孩子的写作插上腾飞的翅膀?这两年来 , 我们东辰二小高段语文组的老师们在何校长的带领下 , 做出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
第一重:文本解读——倾向于语言表达的读者立场 ——赏读美文如初恋 。
读书 , 首先是读 。作为教师 , 我们常常容易犯一个常识性的错误 , 拿到一篇课文首先便是从经验主义立场(或者是功利主义立场)去对待它——比如 , 它在全册书中的地位 , 它有哪些考点等等 。比如 , S版教材第9册有一篇文章叫做《七月的天山》 , 写得非常的美 。美在哪里呢?一起来看 。
……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 , 太阳下 , 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融化的雪水 , 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 , 像千百条闪耀的银链 , 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 , 浪花往上抛 , 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每到水势缓慢的洄水涡 , 都有鱼儿在欢快地跳跃 。这个时候 , 饮马溪边 , 你骑在马上 , 可以俯视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 , 在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 , 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 , 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无限的生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