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行的诗词好吗 古诗词跟现代人有什么关系( 二 )


可以说,诗和词,在我国古典文学中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来诗词并称 。从风格上看,“诗家苍劲古朴”,词则“贵香艳清幽”,有“诗庄词媚”之说 。在表现手法上,“诗有赋比兴,词则比兴多于赋” 。后来的元曲以“俗”为本色,表现手法则“赋、比多于兴” 。
但如上所述,古诗词的魅力还在于以情动人 。古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没有感情的作品是没有感染力、没有价值的 。法国一位作家说过:“感情是唯一永远有说服力的演说家 。”
因此,我们在欣赏古诗词、进行文学创作时千万不要忘记感情因素 。感情不但是重要的,而且是最富于个性特征的 。在我看来,人类需要情感,文学也离不开情感 。因为人们对生活的理解和绝望,对情感的渴求和期望,都有可能成为诗 。我在读诗作文之余,偶有兴会,也写几首小诗 。但我宁可把写诗的功夫用在捕捉诗意、深化内容、准确用字上,而不过于讲究平仄格式 。用苏轼的话说,即“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陆游《老学庵笔记》卷五) 。当然,只有白话没有诗性、只有自由没有诗艺也不行 。
今天我们学习中华古诗词,不是为了当作家、诗人,而是以提升文化素养和生活品位为主要目标 。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胡中行在《“诗词大会”之后》一文中指出,对于古诗词,背诵是“根”,理解是“苗”,创作是“花”,做人是“果” 。可见,学习古诗词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学习做人 。这就是所谓的“诗教” 。所以,要成为一个真正有“中国心”的中国人,光读古诗词还不够,心中要有诗 。虽说几首古诗词改变不了现代人生活的缺失,但是它给我们以思路上的启发,文学上的享受,想象上的惊奇 。
两女生诗词大会“一战成名”:什么比背两千首古诗可贵请参考下文:
背得出2000首古诗词的“网红学霸”,背诗是因为“真爱”;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亦应在实践中唤起人们心中对传统的“真爱” 。针对相关工作的落实,切不可被个别地方异化为“政绩工程”,不能被个别机构误当作牟利工具,也不该被个别人士的“以次充好”误了大局 。
这几天,诸多热议指向一档最初并不特别被看好的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从16岁“诗词达人”,到点评嘉宾,甚至主持人的串词,皆成热点 。
两位上海女生诗词大会“一战成名”
来自上海复旦附中的16岁高中生武亦姝最近“一战成名” 。在2月1日播出的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中,武亦姝凭借强劲的实力和淡定的心态,强势攻擂成功成为一届擂主 。尤其在飞花令环节,主题字是“月”,武亦姝微笑着将《诗经·豳风·七月》的名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 。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脱口而出,令大量网友折服其气度和才情,也让不少人高呼,这才是“00后”的正确打开方式 。
这个16岁的高挑女孩背得2000首古诗词,包括对高中生来说颇有些繁难的《诗经·豳风·七月》,并把陆游当作自己的“男神” 。有在微信上热传的网文说,满腹诗书的武亦姝“满足了人们对古典才女的全部幻想” 。
这样的溢美当然有些夸张,但想来女孩对此也不会过多理会 。因为其在节目中已经说过,自己耽读古诗词,纯粹是因为“喜欢”,尤其重要的一条理由是,古诗词里有太多“现代人完全给不了你的这种感觉”——在这面前,当不当“古典才女”,或者有没有“圈粉无数”,都是无所谓的 。
13岁的文来中学初一女生侯尤雯,从没参加过奥数培训,此次被选拔参加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成为上海唯一一名初中生 。她在3日举行的第六场百人团比赛中以119秒答对27题,获得第一名 。
漂亮灵气的小才女脱颖而出,成了4日晚举行的第七场4名挑战者之一,也是本届诗词大会从百人团刷入挑战赛的最小年龄选手 。
遵循个人兴趣学习
文来中学初一(11)班班长侯尤雯是一个精力充沛、才思敏捷的女生 。她从1、2岁开始学识字,2岁多学习唐诗三百首,妈妈说她从小就喜欢听大人讲故事 。别的家长喜欢给孩子学奥数、上英语和作文培训班,为了“小升初”参加各类竞赛争取多拿证书,但侯尤雯的父母一直坚持,教育一定要遵循孩子的个人兴趣 。“如果不是自己喜欢的,哪怕学奥数,心里也会有抵触 。”
小学阶段,侯尤雯就读于闵行实验小学,由于公办小学作业少,她自小就有更多的时间选择参与喜欢的活动,从阅读报刊杂志到参加学校舞蹈队等,学习兴趣广泛,注重个人全面发展 。进入文来中学初中后,因为酷爱古诗文,她进入了学校的古诗文竞赛队 。学校自编传统文化教材,开设多门自主拓展课程,组建学生古诗文学习社团,侯尤雯一直是学校古诗文学习社团的积极参与者 。眼下进入初中,父母为她专门请了一位古诗文老师,每周两小时帮助她更深入地研读喜欢的古诗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