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中行的诗词好吗 古诗词跟现代人有什么关系( 六 )


古典诗词中,把本属抽象思维范畴的数字运用于形象思维领域,可以获得奇妙的美学效果和独特的艺术魅力——意境美 。所谓意境,就是指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内在的意和外在的境高度统一所达到的“心物合一”的艺术境界 。诗人词家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数字直接描绘形象,开辟意境,显得妙趣横生,诗意盎然,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 。例如晏殊词《破阵子》“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前一句写景物静态之美,池沿上的几点绿苔显得意味隽永含蓄;后一句以黄鹂的鸣叫声打破寂静,使画面更为丰富和生动 。清新平易的语言 ,描绘暮春接近初夏的美丽景色,却又毫无“春意阑珊”的寂寞之感 。再如辛弃疾词《西江月》“七八个星天外 ,两三点雨山前”,“七八个”稀疏的星星挂在天边,“两三点”晶莹的雨珠洒在山前,极富表现力地描绘了乡村夏液清新幽美的景色 。
“识数”的关键在于不要以理工科的思维把古典诗词中的数字实化,要分清“实数“与”虚数” 。例如,唐王之涣有名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其中“一”是 “实”,“万”是虚 。唐白居易的咏棋诗“晚酒一二杯,夜棋三数局”,其中“一、二、三”均是“虚” 。白居易的《暮江吟》“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看似两个“半”字,实在应算“一江” 。李白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两”是 “实”,“万”是虚 。王之涣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一”是 “实”,“千”是虚 。
在诗词中,数字的运用经常起到夸张、虚化烘托的作用,更不能当做“实数” 。李白的《秋浦歌》“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三千丈的白发显出作者愁的程度,寄寓了他浓重愁苦的郁愤之情 。这种夸张,表面看来不似真实,却又胜似真实 。它不是生活中的真实,而是一种艺术的真实 。正是夸张这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使作者加深了对“愁”这一抽象感情的理解,收到了不同寻常的艺术效果 。此外,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均新奇而大胆地概括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毛泽东的“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千”、“万”道出了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 。
实际上,识不识数,如果从事古典诗词翻译工作,就可以体会出来 。这也是古典诗词翻译的难点之一 。如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前半句只能翻译为 “when the bamboo sets off a few peach blooms”;柳永名句“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中的“十里”是“虚”,指范围广,因此翻译为“lotus flowers bloom far and wide in summer” 。
二、“超一流”的门槛:“识典”
把握了“识数”+“五识”,相当于围棋职业棋手的“九段” 。大家知道,“九段”之中有“弱九”、“强九”之分,“强九”之中还有“超一流” 。若想成为古典诗词大家(古典诗词“强九”),甚至国学大师(古典诗词“超一流”),还必须掌握“一识”——“识典” 。
所谓“典”者,典故也 。
以典入诗,是历代诗人常用的表现手法 。凡诗文中引用过去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有来历有出处的词语、佳句,来表达诗人的某种愿望或情感,而增加词句之形象、含蓄与典雅,或意境的内涵与深度,即称“用典” 。用典也是诗歌的一种修辞手法,可避免一览无余的直白,还可给读者在诗行间留下联想和思索的余地 。用典用得巧妙、恰当,可以使诗词意蕴丰富、简洁含蓄、庄重典雅,使表达更加生动形象,诗句更凝练,言近而旨远,含蓄而婉转,从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例句一:杜牧《泊秦准》借典评古论今 。“烟笼塞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诗中的《后庭花》歌曲名,是引用的一个典故,南朝陈后主所作的《玉树后庭花》,被后人称为为“亡国之音” 。诗人所处的晚唐时期正值国运衰微之际,而这些统治者不以国事为重,反而聚集于酒楼之中欣赏靡靡之音,怎能不使诗人产生历史可能重演的隐忧?所以,诗人这里是借陈后主因荒淫享乐终致亡国的历史讽刺晚唐那些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 。
例句二: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借典抒情言志,表明心迹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诗中末句“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引用了一个典故 。据《汉书·冯唐传》记载:汉文帝时,魏尚为云中太守,抵御匈奴有功,只因报功时多报了六个首级而获罪削职 。后来,文帝采纳冯唐的劝谏,派冯唐持符节到云中去赦免魏尚 。这里诗人身在密州,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以魏尚自喻,希望有一天,朝廷也能派遣象冯唐这样的人前来,抒发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 。由此也可看出,诗人对统治者的批评因为不能正面直说,用典就是最好的办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