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黄传说|严文明:炎黄传说与炎黄文化( 三 )


黄帝第一个建立了政权,官以云名,“置左右大监,监于万国”,“举风后、力牧、常先、大鸿以治民”,这是开天辟地的一件大事,大概也是把黄帝置于五帝之首的原因 。这个政权也许不像传说说的那么整齐有章法,其实力足以使它监于万国而万国和顺 。但毕竟与那种基于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氏族、部落乃至部落联盟大不相同 。过去常说中国有5000年的文明史,大抵就是从黄帝算起的 。
传说黄帝为发展经济文化还做了许多事情 。《五帝本纪》说他“时播百谷草木,淳化鸟兽虫蛾” 。《越绝书宝剑篇》说:“黄帝之时以玉为兵” 。各书所引《世本》中还有“黄帝作冕旒”,黄帝臣“雍父作杵臼”,“共鼓、货狄作舟”,“沮诵、仓颉作书”,“巫彭作医”,“大挠作甲子”,“伶伦作为律”等等传说 。《史记封禅书》有“黄帝采首山之铜,铸鼎于荆山之下”的说法 。而黄帝的妻子西陵氏嫘祖始劝蚕,则是许多古书中都提到的 。这些传说有些可能是后人的附会,有些则应反映了一部分历史的真实情况 。
炎黄传说|严文明:炎黄传说与炎黄文化

据说黄帝有子25人,“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己、滕、箴、任、荀、僖、姞、儇、依是也 。惟青阳与苍林氏同于黄帝,故皆为姬姓” 。这段话出于《国语晋语》 。同是黄帝之子,为什么只有2人跟父姓姬,其余12人得别的姓,另11人根本没有姓?为什么青阳和夷鼓分别是方雷氏和彤鱼氏之甥而都得己姓?25人分别为四母之子,为什么不是四姓?看来当时既不一定是从父姓,也不像是从母姓 。有一些是从地名得姓,还有一些究竟是怎样得姓的,我们并不清楚 。由于这样,我们不能把所有姬姓国都当做黄帝的后裔或与黄帝有亲缘关系,当然也不能说都没有关系,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
传说黄帝正妃嫘祖生二子,一为玄嚣,居江水;二曰昌意,居若水,娶蜀山氏女昌仆生高阳,即帝颛顼 。颛顼都帝丘,即今濮阳县境 。《史记》正义引《括地志》及《汉书地理志》认为古江国在河南安阳,如此则离濮阳甚近,疑是玄嚣所居 。
《国语鲁语》引展禽的一段话说:
“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 。”
这是讲的古代的祭祀制度 。《礼记丧服小记》和《大传》中说:“礼不王不禘 。王者禘其祖之所自出,以其祖配之 。”照这么说,虞、夏都是承认其祖先出自黄帝,所以《五帝本纪》说:“禹者,黄帝之玄孙,而帝颛顼之孙也 。”《五帝本纪》说舜是黄帝之子昌意的七世孙,《殷本纪》说契是帝喾次妃简狄所生,《周本纪》说周人先祖后稷是帝喾元妃姜嫄所生 。尽管说简狄是在沐浴时吞食了玄鸟卵才怀契的,姜嫄是在野外履巨人迹后才有感而怀稷的,契和稷的血液里可能没有帝喾的成分,而在“法律”上还都得承认是帝喾的儿子,也就是黄帝的裔孙,所以他们才“禘舜而祖契”、“禘喾而郊稷” 。这样,作为古代中国居民主体的华夏各族就都成了黄帝的子孙了 。
不但如此,由于黄帝的威望,有些非华夏族也跟他拉上了血缘关系 。太史公曾“西至空峒,北过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矣,至长老皆各往往称黄帝尧舜之处,风教固殊焉” 。他大概觉得言不雅驯而没有采纳,但在《山海经》等书籍中被保存了下来 。例如《大荒东经》中说:“东海之渚中,有神人面鸟身,珥两黄蛇,践两黄蛇,名曰禺◆ 。黄帝生禺◆,禺◆生禺京,禺京处北海,禺◆处东海,是为海神 。”《大荒北经》中说:“大荒之中,有山名曰融父山,顺水入焉 。有人名曰犬戎 。黄帝生苗龙,苗龙生融吾,融吾生弄明,弄明生白犬,白犬有牝牡,是为犬戎 。”《大荒西经》中说:“有北狄之国,黄帝之孙曰始均,始均生北狄 。”这些尽管是神话怪异之说,不可以真实历史视之,但毕竟蕴含着某些道理 。换句话说,它们表面上说的是亲族关系,实际上反映的则是文化认同的思想 。这种文化认同思想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一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
炎黄传说|严文明:炎黄传说与炎黄文化

以上是有关炎黄传说的大致情形 。其中大部分散见于先秦的各种著作,《大戴礼记》的《五帝德》和《帝系》以及《史记五帝本纪》曾加以系统化,东汉以后又有一些学者加以补充和诠释 。由于文献记载的时间离故事形成的时间甚远,其间只能靠口耳相传,不免会发生一些传讹乃至张冠李戴的事 。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态度还相当谨慎,那时虽然百家都言黄帝,而其言不雅驯者他都没有采纳 。后来的人觉得不过瘾,所以旁征博引,许多神话怪异之说也搀和进去了 。不同来源的资料不免有许多矛盾抵牾之处,于是又加以穿凿,总想把它说得圆满一些 。直到本世纪初年,西学东渐,一些学者想用新法整理国故,对传说资料来了一个大清理 。由于传说资料中充满着矛盾和难以说通的地方,从而引起了一些学者的怀疑 。过去几乎被认为是信史的尧、舜、禹的事迹乃至人格都被动摇,更不用说时间更早、资料也更少的炎帝和黄帝了 。毕竟这一次清理对大量资料的真伪和可信程度有了比较清醒的认识,并且引发了对整理传说史料的方法论的研究 。蒙文通在《古史甄微》中曾把传说时代各族分为河洛民族、江汉民族和海岱民族,傅斯年则创夷夏东西说,徐旭生著《中国古史的传说时代》,把传说时代的各族分别称为华夏集团、东夷集团和苗蛮集团,较之此前各家的研究,论说更为详尽,方法也更为精到 。但是从前的研究,只是就传说论传说,最多只能把传说资料耙梳一番,看看哪些是早出的,哪些是演绎出来的 。假如原来的传说就有错误,或者有矛盾,就没有法子订正,没有法子判断谁是谁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