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作文550字怎么写?( 三 )


二、作者介绍(投影)《登泰山记》选自《惜抱轩诗文集》,作者姚鼐,字姬传,一字梦谷,清代桐城人,杰出的散文家,桐城派集大成者 。他因室名惜抱轩而被人称为“惜抱先生”,著有《惜抱轩全集》,他所选编的《古文辞类纂》在近代是一部家传户诵的文章总集 。
桐城派:清代中叶影响最大的散文流派创始于方苞,经刘大櫆、姚鼐的发展,形成完整的理论,三人并称“桐城三祖”,姚鼐被称为领袖,他秉承了“文道合一”的主张,讲究义理、考据、词章三者兼长,注重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写景散文尤有独特成就 。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教师范读课文,提示学生注意朗读节奏,依据节奏推知句意 。2、默读全文,要求学生参阅注释,理解文章大意,并提出自己难以理解的词句,教师点拨,学生讨论,揣度词义,并将重点词语形成板书 。
泰山之阳——阳:山的南面,水的北面为阳,这里指泰山的南面 。
其阴——阴:山的北面,水的南面,这里指泰山的北面 。
乘风雪——乘:趁,这里有“冒着”的意思 。
长城之限——限:界限,这里指城墙 。
遂至山巅——巅:顶峰,颠峰 。
半山居雾——居:停留 。
戊申晦——晦:阴历每月最后一天 。
极天云一线——极:尽,尽头 。绛皓驳色——驳:杂,错杂 。
尽漫失——漫失:模糊、缺损 。
僻不当道者——僻:偏僻 。
明烛天南——烛:名词作动词用,照 。
3、指导学生准确理解课文内容,画出作者登山线路图,进行比较,看谁画得准确 。
四、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
1、全文有五段,每一段的内容要点是什么?学生发言、明确;第一段:总写泰山的地理形势,点出泰山及其最高峰——日观峰 。
第二段:记述登山经过,着力叙写登山的艰难和到达山巅后所见的景象 。
第三段:集中描写泰山日出的动人景象 。
第四段:介绍泰山的人文景观 。
【登泰山记作文550字怎么写?】第五段:介绍泰山的自然景观 。
2、讨论:作者是从何地动身?登山的方位在何处?简述第一天行程和第二天所观之景 。
明确:作者从泰安动身,西南麓(日观峰之南)登山 。
第一天:从南麓循中谷入山,经天门,越中岭,再循西谷达到极顶,其时天色已晚 。
第二天:晨五鼓往日观峰日观亭观日出,然后参观名胜古迹,最后补记泰山极顶的景物特点 。3、思路(板书)交代泰山位置——记述登山过程——描绘日出美景——返记人文景观——补写自然景观 。循序渐进,一线贯穿
综观全篇,文章紧紧围绕作者的游踪进行,叙述了偕友人冬日登泰山观日出的经过,以精练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泰山雪后初晴的瑰丽景色和日出时的雄浑景象,写出了泰山的神秀壮丽,能唤起我们对泰山的向往,感觉到祖国山河的壮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