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诗词特点 描写蒙古族的诗句( 二 )
蒙古族
一、概况
蒙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而又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 。千百年来,勤劳勇敢的蒙古族人民一直游牧、生息于南起长城、北抵大漠、东达兴安岭、西越贺兰山的这片苍茫大地上 。每当提起她的名字,人们便会想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古歌谣,眼前便会呈现出蓝天白云、碧野红花、羊群斑斑、肉乳飘香的广阔无垠的草原,浮现出这个"马背上的民族"曾经叱咤风云、纵横欧亚、英勇善战、气吞山河的伟岸雄姿!
蒙古族是中国人口较多、分布十分广阔的少数民族之一 。根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现有人口480多万人 。主要聚居于内蒙古自治区,其余多分布在辽宁、吉林、河北、黑龙江、新疆、青海、河南、四川、贵州、北京、云南等地 。
蒙古族有自己的语言和文字 。蒙古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 。分内蒙古、卫拉特、巴尔虎——布里亚特三种方言(按地区划分为中部方言、西部方言和东北部方言) 。蒙古文属拼音文字类型,初创于成吉思汗时代 。现行蒙古文有29个字母,其中表示元音的5个,表示辅音的24个 。拼写时以词为单位上下连书,行款从左向右 。
蒙古族起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东岸一带 。据13世纪蒙古族的传说,大约距今2700多年,蒙古部落被别的游牧部落击败,仅剩两男两女,遁入额尔古涅——昆,生息繁衍 。后来人多地狭,意欲出山,于是做风箱化铁溶山,开辟通道,全体迁徙出来 。以后,每于除夕之夜,成吉思汗族人要把少许的铁烧红,放到砧子上锤打,以示不忘祖先故事 。"蒙兀"是"蒙古"一词最早的汉文译名,始见唐代 。"蒙古"最初只是蒙古诸部落中的一个部落的名称 。13世纪初,以成吉思汗为首的蒙古部统一了蒙古地区诸部,逐渐形成了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 。"蒙古"也就由原来的部落名称变成为民族名称了 。
蒙古族是一个勤劳、智慧而又思想开放、善于学习、勇于探索的民族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他们不断总结生产生活中的各种实践经验,同时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逐步了解、掌握、积累了大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知识,产生了许多发明创造和历史、文学、艺术成果,涌现了众多的科学家、历史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为充实和丰富祖国光辉灿烂的科技文化宝库,做出了重要贡献 。
二、多彩的服饰
在一般人的心目中,蒙古族的服饰似乎很简单,无非就是一件袍子,一双靴子而已 。其实,蒙古族的服饰是非常复杂而丰富多彩的 。不仅各地形制有别,而且有年龄、婚否及盛装与常服之别 。
总的来看,蒙古族的服饰主要包括首饰、袍子、腰带、靴子四个部分 。
首饰大致可分为头饰、项饰、胸饰、腰饰、手饰等五大类 。头饰主要有头巾、帽子、头带、头圈、辫钳、辫套、头钗、头簪、耳环、耳坠等,是蒙古族首饰中最绚丽的部分 。
妇女们平时一般多罩头巾 。头巾大约丈余长,颜色多种多样 。质料有布、麻、绸、绢等 。姑娘们喜欢将头巾缠在头上,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 。已婚妇女们则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穗头 。在庄重的场合还要戴上绣有丹凤朝阳、二龙戏珠等花纹图案的帽子 。帽顶上有红色穗子和闪光明亮的帽顶宝石 。传说这种习俗始于成吉思汗时期 。当初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民族强大之精神常在 。从结婚、告别姑娘生活的那天起,妇女们便要开始佩戴雍容华贵的盛装首饰了 。蒙古族的盛装头饰,以鄂尔多斯地区的最为典型 。这种头饰汉译为"头带",主要由"连垂"和"发套"两部分组成 。不仅制作工艺精湛,而且多用数百颗珊瑚、数十条银链、珍珠串和许多银环、银片以及玛瑙、玉石等穿缀而成 。装扮起来可谓珠帘垂面、琳琅满目 。一付头带一般都重达三、四斤,有的可达十余斤 。据说一付高档的头带,过去往往要用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 。
在内蒙古、新疆等地牧区,男女老幼一年四季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 。春秋穿夹袍,夏季穿单袍,冬季穿皮袍、棉袍 。男袍一般都比较肥大,女袍则比较紧身,以显示出女子身材的苗条和健美 。其式样和颜色因地因人而略有差异 。一般蒙古袍的特点是宽大袖长、高领、右衽,多数地区下端不开衩 。袍子的边沿、袖口、领口多以绸缎花边、"盘肠"、"云卷"图案或虎、豹、水獭、貂鼠等皮毛装饰 。既美观大方,又具有良好的实用功能 。冬天防寒护膝,夏天防蚊虫叮咬、遮暴晒 。行可当衣,卧可作被 。鄂尔多斯等地的蒙古人还喜欢在袍外套穿长短不一的坎肩 。
- 人到中年,读懂这四首诗词,你就活明白了
- 春节|描写春节的诗句,有关春节的诗句诗词
- 诗词大赛活动策划书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怎么写?
- 古诗词大赛主持人开场白格式怎么样?
- 新时代班级管理的特点心得体会怎么写?
- 诵读古诗词的心得怎么写?
- 毕业留言古诗词范文有没有?
- 清明节诗词策划书范文有没有?
- 形容展望未来的诗词写法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