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论语史鉴:君子之学必好问,多问则裕,自用则小!( 三 )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论语史鉴:君子之学必好问,多问则裕,自用则小!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取其有益于身而已 。是故狂夫之言,圣人择之,刍荛(ch ro打柴割草之人)之微,先民询之,舜以天子而询于匹夫,以大知而察及迩言,非苟为谦,诚取善之弘也 。
三代(尧、舜、禹)而下,有学而无问,朋友之交,至于劝善规过足矣,其以义理相咨访,孜孜焉唯进修是急,未之多见也,况流俗乎?
是己而非人,俗之同病 。学有未达,强以为知;理有未安,妄以臆度 。如是,则终身几无可问之事 。
贤于己者,忌之而不愿问焉;不如己者,轻之而不屑问焉;等于己者,狎xi之而不甘问焉,如是,则天下几无可问之人 。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论语史鉴:君子之学必好问,多问则裕,自用则小!
人不足服矣(没人可以让自己服),事无可疑矣(没有什么事不懂的),此唯师心自用耳(自以为是罢了) 。夫自用,其小者也;自知其陋而谨护其失,宁使学终不进,不欲虚以下人,此为害于心术者大,而蹈之者常十之八九 。
不然,则所问非所学焉: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甚且心之所已明者,问之人以试其能,事之至难解者,问之人以穷其短 。
而非是者,虽有切于身心性命之事,可以收取善之益,求一屈己焉而不可得也 。嗟乎!学之所以不能几(j 接近)于古者,非此之由乎?
且夫不好问者,由心不能虚也;心之不虚,由好学之不诚也 。亦非不潜心专力之故,其学非古人之学,其好亦非古人之好也,不能问宜也 。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圣人所不知,未必不为愚人之所知也;愚人之所能,未必非圣人之所不能也 。理无专在,而学无止境也,然则问可少耶?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论语史鉴:君子之学必好问,多问则裕,自用则小!
《周礼》:外朝以询万民,国之政事尚问及庶人,是故贵可以问贱,贤可以问不肖,而老可以问幼,唯道之所成而已矣 。
孔文子不耻下问,夫子贤之 。古人以问为美德,而并不见其有可耻也,后之君子反争以问为耻,然则古人所深耻者,后世且行之而不以为耻者多矣,悲夫!

君子之学必好问,多问则裕,自用则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