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诗词 高考300个文言实词及解释(17)


③说 , 讲
例:何可胜道也哉?(《游褒禅山记》)译文:哪里讲得完呢?
④通"导" , 引导 , 疏导
例:故善者因之 , 其次利道之 。(《货殖列传序》)译文:所以(对于人民) , 最好的办法是顺其自然发展 , 其次是借有利的形势引导他们 。
20.得 , dé
(1)名词
①收获
例:不如自行搜觅 , 冀有万一之得 。(《促织》)译文:不如自己前去寻找 , 希望能有万一的收获 。
②心得 , 体会
例: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 , 往往有得 。(《游褒禅山记》)译文:古人对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的观察 , 往往有心得 。
(2)动词
①取得 , 获得
赵惠文王时 , 得楚和氏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在赵惠文王时 , (赵国)得到了楚国的和氏璧 。
②具备
例:积善成德 , 而神明自得 , 圣心备焉 。(《劝学》)译文:积累善行 , 成为美德 , 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
③能够
例:沛公军霸上 , 未得与项羽相见 。(《鸿门宴》)译文:沛公的军队驻扎在霸上 , 没能和项羽相见 。
④完成
例:医得眼前疮 , 剜却心头肉 。(《咏田家》)译文:医治完了眼前的创伤 , 却挖掉了心上的肉 。
⑤通"德" , 感恩
例:为所识穷乏者得我欤?(《鱼我所欲也》)译文:是为了所认识的穷苦人感激我的恩德吗?
(3)形容词
①融洽
例:某亦守法 , 与公甚相得 。(《记王忠肃公翱事》)译文:某某太监也很守法 , 和王翱相处得很融洽 。
②对 , 正确
例:此言得之 。(《六国论》)译文:这句话说对了 。
③得意
例:意气扬扬 , 甚自得也 。(《史记·管晏列传》)译文:(晏子的车夫)趾高气扬 , 很得意的样子 。
(4)副词 , 必须、应该
例:君为我呼入 , 吾得兄事之 。《鸿门宴》)译文:你替我把他叫进来 , 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
高考文言文怎么复习才好呢?具体步骤是什么呢?一、文言文复习方案
1、夯实基础 , 课本复习三遍
分析历年高考试题 , 我们就会发现 , 文言文的考查 , 无论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文句理解 , 还是翻译语段、默写名篇 , 无一不是源自于课内 , 几乎历年的考点设置 , 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联的知识点(这里 , 我就不再举例了) , 尤其是辨析虚词意义和用法以及名篇默写 , 其中例句和考查内容 , 全部都是课文原句 。可见 , 学好课本 , 巩固基础知识 , 是关键 。
针对这种情况 , 需要加强对课本的复习 。那么为什么要复习三遍呢?这是遵循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规律而确定的 , 为了真正做到“温故而知新” 。三遍复习法 , 采取由浅入深、由零散到集中、由个体到群体的方式 。
第一步 , 从高一开始 , 每学完一册书 , 利用寒暑假 , 要求学生将所有要求背诵的篇目(这里也有老师要求的) , 在假日里 , 复习背诵并且默写在作业本上 , 三年一贯 , “学而时习之” 。这是疏通重点的一步 , 旨在熟记要点 , 形成口笔交互效果 , 增强记忆 。
第二步 , 在高三上半年 , 利用晨读 , 将1---6册课本所有文言篇目(这时 , 最好不包括古诗与戏剧 , 这两部分单独复习 , 效果会更好) , 采取5、4、3、2、1、6的先后顺序 , 每周三节晨读 , 一周一个单元 , 十一周可以复习完 。要求学生每篇必读两遍 , 第一遍连注释一起读 , 重点读注释 , 解义;第二遍 , 通读全篇 , 如有背诵 , 复习背诵 。之所以照前面顺序安排 , 是为了提高复习的效率(一般高三先讲第五册 , 大约两个月后能讲到第六册 , 如此安排这两册就可以及时复习) 。这一步 , 是以学生个体的活动为主 , 教师仅指导而已 , 目的在于熟悉课文内容 , 在浅表意义上 , 力图增强语感和熟悉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