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岁寒三友的古诗词( 六 )


享明烟于亿代,前有烈祖,后有慈孙 。
清嘉庆:李复心题
武侯祠内聚集了诸葛亮父子的灵魂与精英之气 。他们堪称为蜀汉国家之忠臣,诸葛氏族家庭的孝子;
供奉祭献神明的烟火世代相传 。前面有诸葛亮这样功业显赫的祖先,后面有诸葛瞻、诸葛尚这样忠孝的子孙 。
4>.勉县五丈原诸葛庙
一诗二表三分鼎;
万古千秋五丈原 。
一对二表三分鼎
六出七纵八阵图
——题陕西歧山五丈原诸葛庙
此联选取诸葛亮一生中具有代表性的事件作为本联社会意象的支点,以数字为红线串引之 。全联采用数字罗列并置的构图方法,读来的简洁有力、精确具体,再现和褒扬了诸葛亮的卓越功绩和传奇人生 。
5>.成都武侯祠
1.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
这两句是从祠内清人书刻杜甫《古柏行》诗碑摘出来的 。意思是回忆以前绕道成都锦亭的东边,曾经见到刘备和诸葛亮的祠庙并列在一处 。“閟宫”出自《诗经》,这里借指祠庙 。原句本非律体,不能用平仄对仗格律衡量 。
2.合祖孙,父子,兄弟,君臣,辅翼在人纲,百代存亡争正统;
历齐,楚,幽,燕,越,吴,秦,蜀,艰难留庙祀,一堂上下共千秋 。
近人刘咸荥(字豫波)撰书 。
上联是说昭烈庙中合祀的诸人,体现了祖孙(刘备与刘谌)、父子(关羽、张飞与其子关兴、张苞)、兄弟
(刘备、关羽、张飞)、君臣(刘备与其文武群臣)的各种关系,他们意在辅佐翼护蜀汉,维系人伦纲常,争得历代封建王朝统治相沿的正统(正统是历代统一天下、一系相承的系统,和偏安、僭伪是相异的) 。
下联是说刘备在东汉末年黄巾后,起兵与群雄争夺江山,经历了齐(今山东)、楚(今湖北、湖南)、幽燕(今河北、北京)、越吴(今浙江、江苏)、秦(今陕西)、蜀(今四川)等地,最后才在蜀称帝,建立了蜀汉政权,立国是很艰难的 。后人为立祠庙,使他们一堂上下共传千古 。
3.使君为天下英雄,正统攸归,王气钟楼桑车盖;
巴蜀系汉朝终始,遗民犹在,霸图余古柏祠堂 。
清人完颜崇实撰书 。
上联: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载曹操曾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使君本系使者的尊称,后代常用来指州郡长官,刘备曾为豫州牧即州长官,故称使君) 。又载刘备屋舍东南角有一株桑树高五丈余,远望如车盖,时人说他家有王气 。作者据此说刘备是天下英雄,为汉王朝正统攸(所)归,楼桑如车盖就是王气所钟(聚集)的明证 。
下联:史称刘邦创立汉朝,先从汉中还定三秦,然后统一天下,刘禅在成都降魏,汉朝才最后灭亡,所以说巴蜀关系到汉朝的始终 。遗民还在,怀想当年霸业,只剩这座古拍森森的祠堂了 。
4.惟此弟兄真性情,血泪洒山河,志在五伦存正轨;
纵极王侯非富贵,英灵照天地,身经百战为斯民 。
近人刘咸荥撰,今人黄雅荃补书 。
上联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结为兄弟,具有至性真情,他们浴血奋战争取江山,立志要维护君臣、父子、夫妇、长幼、朋友五伦的道德准则和礼法正轨 。
下联说他们后来虽然分别作了王侯,却不是为了贪图富贵,而是英光灵气,照临天地,不恤身经百战,只为造福人民 。
5.兄弟君臣一时际会,当年铁马金戈,树神旗而开西川大业;
祖孙父子千古明良,今日丹楹画栋,崇庙貌而志后汉丕基 。
清人张清夜撰,今人方滨生补书 。
上联是说刘备和关羽、张飞及文武群臣遇合在一起,跃马横戈,转战疆场,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才树立起堂堂正正的大旗,在西川开创了蜀汉的帝业 。
下联是说蜀汉王朝祖孙父子英明贤良,足以流劳百世 。今日大殿里红色的楹柱,彩绘的栋梁,庄严雄伟的气象,尚标志着蜀汉当年宏伟的基业 。
6.生不视强寇西来,天意茫茫,伤心恸洒河山泪;
死好见先皇地下,英姿凛凛,放眼早空南北人 。
近人刘咸荥撰,今人刘东父补书 。
这副对联悬挂在刘龛前,赞美他英勇殉国的壮烈精神 。刘谌是刘备的孙子,刘禅的第五子,曾封北地王 。史载魏军进逼成都,刘禅束手无策,准备投降时,刘谌愤激地谏说:“若理穷力屈,便当父子君臣背城一战,同死社稷,以见先帝”(指刘备),无奈刘禅不听,谌便哭诉于备庙,先杀妻子而后自杀 。故联文颂美他生不忍见到强敌曹魏军队来到西川,但天意难说(指刘禅不听忠言),只得痛哭流涕,杀身殉国,去见刘备于地下 。这样英勇壮烈、大义凛然的气概,当然是早没有把南吴北魏的人看在眼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