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的事迹( 四 )


那是一个对许多事许多人保持着高度警惕的时代,站在杨振宁前面的是一位阶级斗争的弦绷得紧紧的市民 。
那人叫来了一位正在茂名路上值勤的解放军 。解放军是懂纪律的,他对杨振宁说:“你先站着,我去请示一下 。”
“误会了,这是我们请来的客人!”
幸好,一位锦江饭店的工作人员看着杨振宁从饭店大门口走出去,见他久久不归,便走出饭店张望一下,不想正好给杨振宁解了围 。
一场虚惊 。
风波过后,杨振宁的父母坚持让弟弟陪哥哥同住,以免再有什么希奇古怪的事情发生 。
他把毛主席诗词看了10天
杨振宁那一年回国,到了很多地方 。他发现,虽然当时中国很落后,城市居民只能勉强度日,但他们生活得很自信 。
在北京,杨振宁故地重游,一呆就呆了10天 。
他住在长安街的北京饭店 。在他房间的墙上,挂着水印木刻的毛泽东主席的墨迹:“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
杨振宁看着这两句诗想了很多很多 。他的子女是美国人,而他自己、他的父母是中国人,他不能回避这样一个十分现实又十分敏感的问题,他不能不面对这些萦绕脑际挥之不去的问题 。
他反复思考的结论是:中美之间没有不可调和的矛盾 。
他,杨振宁,将竭尽己力,努力促进中美关系的好转 。尽管他只是一个普通的科学家 。
回到美国后,这位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到各处作了多场演讲,身体力行地为中美两国关系的改善而奔走呼号 。
1973年夏,已经步入晚年的毛泽东主席在北京中南海会见了杨振宁 。
在这次会见时,杨振宁十分吃惊地发现,日理万机的毛泽东竟然对自然科学抱有十分浓厚的兴趣 。那天,他跟杨振宁兴致勃勃地讨论了基本粒子的结构问题 。
毛泽东把身子靠近杨振宁,兴奋地笑着,用一口浓重的湖南乡音告诉对方:在中国,那些古代哲学家们也曾试图解释过物质的结构 。这位充满睿智的老人还风趣地引用了一些古典著作中的话,这一切激发了诺贝尔奖得主的很大的兴趣 。
毛泽东伸出手指,比划着问杨振宁:“在你们的领域里,对‘理论’这个词和‘思想’这个词是如何用的?”
杨振宁显然给问住了,他从来没有考虑过这两个词之间的区别 。他停顿了好一阵,向对方作了一个他自己也并不满意的答复 。随后,话题又转入这两个词在中文和英文中的含义,并把它们放入物理学学术这个特定领域里加以比照,以找到这两个词之间的细腻区别 。杨振宁认为,这一关于“理论”和“思想”的词义讨论似乎没有得出任何具体的结论,但令他印象至深 。
中国在10年里有望问鼎诺贝尔奖
从1971年杨振宁第一次回国至今,已经30年了 。
2001年的金秋,在上海西南角的衡山宾馆11楼,这位年近耄耋的老人轻轻撩开南窗的窗帘,显得十分感慨:短短的几年间,上海这座城市已经变得让所有熟悉她的人都认不出来了!
杨振宁已经有7、8年没有去上海了,他本想看看市容,唤起多年以前的记忆,但他已无从找到这座城市原来所给予他的印象,他看到的是一座全新的城市!
杨振宁认为,新中国已是一个新新中国了 。
杨振宁还认为,中国在20世纪的科技进步非常之快,而且现在还继续保持着这种进步 。再过三四十年,中国一定能够居于世界科技的前沿 。
当谈到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时,杨振宁十分坦率地承认,父母当年对自己的教育很明智 。他小时候数学好,但父亲并没有刻意地向他灌输数学知识,上初一、初二时,还让一位著名的历史教授教他《孟子》 。
对于当前出现低龄出国留学现象,杨振宁的看法很辩证:一个人的目标是在学术上和科技上有所成就,那最好的办法是在国内念好的中学和大学,到国外去念研究生;假如是求得将来的生活优裕,那么低龄出国的成功率比较大 。
他还认为,中国的机会比外国的机会多 。
他说:“清华的学生比美国大学的学生水平高 。这话我不是随便讲的,是认真想过的 。中国的学生数是美国的4倍,而中国的大学远远没有美国多 。所以我说,哈佛大学学生的水平不能跟清华大学比 。中国学生在美国念研究生,一开始有吃亏的地方,这是中国的教育制度太注意稳扎稳打所以导致学生的胆子小,一开始手脚放不开,时间长了,也就适应了,步子也快了 。”
谈及中国科学家什么时候能够在本土问鼎诺贝尔奖,这位诺贝尔奖得主信心十足地回答:“20年完全可以,10年里希望也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