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含“光”“合”二字的古诗词、典故及其他有美好寓意的词句?

大败亏轮
遭到很大的失败和损失
大笔如椽
语出《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 。’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后常以“大笔如椽”夸赞别人文笔雄健有力或文章气势宏大
大步流星
形容走得很快
大才榱槃
同“大才槃槃”
大才槃槃
谓有大才干
大材小用
大的材料用于小处 。比喻人才使用不当,不能尽其才
大彻大悟
谓彻底醒悟
大澈大悟
见“大彻大悟”
大吃一惊
形容对发生的事感到十分意外
大处落墨
绘画或写文章要在主要的地方下工夫 。比喻做事要在大处着眼
大处着眼
从大的、重要的方面观察、考虑问题
大吹大打
谓鼓乐齐作
大吹大擂
①鼓乐齐作 。②比喻大肆宣扬
大吹法螺
法螺,僧道作法事用的乐器,是一种梭尾螺壳 。《妙法莲华经·序品》:“今佛世主,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 。”后以“大吹法螺”比喻说大话,大肆吹嘘
大醇小疵
醇,纯 。疵,病 。谓大体纯正,略有欠缺
大慈大悲
佛教语 。佛菩萨对众生广大的慈善心和怜悯心 。《大智度论》卷二七:“大慈大悲者,四无量心中已分别,今当更略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 。”后形容人心肠慈善 。《云笈七签》卷四:“圣人兴,大慈大悲,爱若赤子,随时化生,随宜救拔 。”现多含讽刺意
大错特错
强调错误到极点
大打出手
戏曲演武打时,由剧中一个角色同几个对手相互抛掷接踢武器,称为打出手 。因以大打出手形容野蛮地打人逞凶或相互间的争斗、殴打
大胆包身
谓胆量极大
大刀阔斧
①形容军队威猛的气势 。②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
大地春回
见“大地回春”
大地回春
亦作“大地春回” 。指冬尽春来 。草木萌生,大地上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常比喻形势的好转
大动肝火
大怒
大而化之
①谓光大德业,以化万民 。②做事情马虎,不细心
大而无当
①谓言辞夸大,不着边际 。②指大而不切实用
大发雷霆
比喻大发脾气
大法小廉
谓大臣尽忠,小臣尽职
大方之家
谓见多识广、明晓大道的人
大放厥词
见“大放厥辞”
大放厥辞
亦作“大放厥词” 。①谓写出大量优美的辞章 。②大发议论(今多含贬义)
大风大浪
自然界的狂风巨浪 。多比喻社会上的巨大动荡和激烈斗争
大腹便便
①形容肚子肥大凸出 。②今含贬义
大公无私
①公平正直,不徇私情 。②现多指完全为人民群众利益着想,毫无私心
大功告成
语本《汉书·王莽传上》:“十万众并集,平作二旬,大功毕成 。”指巨大的工程或重要的任务宣告完成
大海捞针
比喻无从寻觅
大旱望云
比喻渴望解除困境,如久旱盼望下雨一样 。语本《孟子·梁惠王下》:“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赵岐注:“霓,虹也 。雨则虹见,故大旱而思见之 。”
大好河山
无限美好的祖国国土
大红大绿
谓颜色浓艳
大红大紫
形容显赫、得意
大呼小喝
同“大呼小叫”
大呼小叫
谓大声叫呼
大惑不解
语本《庄子·天地》:“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 。”成玄英疏:“大愚惑者,凡俗也,心识闇鄙,触景生迷,所以竟世终身不觉悟也 。”后多以“大惑不解”指对事物感到非常迷惑,不能理解
大家风范
①出自高贵人家的特有气派 。②借称大作家的风格气派
大家闺秀
旧指出身于世家大族的女子
大匠运斤
语出《庄子·徐无鬼》:“郢人垩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听而斫之,尽垩而鼻不伤,郢人立不失容 。”后以“大匠运斤”称人技艺精湛或文笔娴熟高超
大街小巷
指各处街巷
大经大法
根本的原则和法规
大惊失色
非常惊恐,变了脸色
大惊小怪
形容对不足为奇的事情过分慌张或诧异
大快人心
指坏人受到惩罚或打击,众人心里感到非常痛快
大块文章
原指大自然锦绣般美好的景色 。语本唐李白《春夜宴从弟桃李园序》 。清黄景仁《砚铭》:“眉山苍苍,大块文章,兽纽头,篆鸟迹,中空无物,何止容卿辈数十 。”后用以称赞别人内容丰富的长篇文章 。参见“大块”
大路椎轮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若夫椎轮为大辂之始,大辂宁有椎轮之质 。”大辂,古代华美的大车 。椎轮,无辐条的原始车轮 。谓大辂由椎轮逐步演变而成,比喻事物的进化,由简到繁,由粗至精 。后人亦称始创者为大辂椎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