鞭炮的由来|中国千年鞭炮史

鞭炮的由来(中国千年鞭炮史)鞭炮的由来|中国千年鞭炮史

放鞭炮传承了千年
鞭炮在中国的起源非常久远,但中间也经过了漫长的演化过程,直到唐宋之间才出现了真正意义上的鞭炮,而烟火也是在鞭炮产生之后,从鞭炮中演化出来的 。从宋朝开始计算,鞭炮传承也有一千多年历史了 。
一、鞭炮起源于对火的崇拜,鞭炮的萌芽起于庭燎火的使用是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记录了古中国人开始掌握取火的技术 。人工取火直接改变了古人饮食习惯,茹毛饮血变成了烹饪而食,加速了文明的进程 。因为人工取火并不容易,不像现在有打火机就可以随时取火,等到想用了再取火就耽误事了,所以古人会一直维持火的燃烧,这是火塘的来历 。古人会在寒冷的冬天围绕在火塘周围烤火,燃烧的草木中有空隙或者挥发油的缘故,加热之后膨胀爆裂,会产生噼噼啪啪的声音,火光和爆裂声会起到惊吓附近野兽的作用 。
鞭炮的由来|中国千年鞭炮史

燔柴
烤火还有一个好处 。一个房间集体供暖的话,不可能超过30度吧 。很多病毒在五十左右才能被杀死 。比如说新冠病毒,是56度下持续30分钟灭活,供暖的温度不会杀死病毒 。但是烤火就不一样了,火塘的温度要比暖气高得多,还不会让你受伤 。你靠着火堆近的时候,衣服都能给你燎着了,棉的着火点可是150度 。当然你也不用靠着那么近,衣服摸着烫烫的就可以 。全家人靠着火堆烤上它半个小时,常见的病毒都就杀死了,没有病毒了,就不会得病了 。现在很多农村过年时还有“烤柏灵火”的风俗,是很有道理的,柏树本身的挥发油还有杀菌的作用,又增加了一层措施 。可惜“烤柏灵火”被当成陋习给禁止了,这是很无奈的 。
鞭炮的由来|中国千年鞭炮史

烤柏灵火
而且烤火本身还有类似艾灸的作用,一些小来大去的毛病,烤烤火就自己好了 。在古人的意识之中,病是由看不见的鬼带来的 。他们并不能清楚地知道病是由病毒、病菌带来的,也不知道是火堆的温度杀死了病毒、病菌,但是长期观察获得的生活经验告诉他们接近火堆,就可以驱病 。他们觉得这个鬼和野兽一样,都是怕柴火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于是就将在冬季疫病盛行时“燔柴驱病”当成了一种习俗传承了下来 。
在《礼记春官大宗伯》中记载了大宗伯主管的九种祭祀,其中三种最重要的祭祀是燃烧木柴的 。

1、以禋祀祀昊天上帝 。古代祭天时焚烧湿柴,制造烟雾的一种仪式 。
2、以实柴祀日、月、星、辰 。把牺牲放在柴上烧烤,以为享祀 。
3、以槱(you去声)祀司中、司命、飌师、雨师 。某些文章中说是爆祭,这是不对的,有些附会之意 。《说文》中解释是:槱,积木燎之也 。
这是国家祭祀层面,而更普遍的行为则是在节日期间举行“庭燎”,在自己家院子中堆积柴草,燃烧烤火 。《诗小雅庭燎》中就记载了周王室的宫廷中有庭燎的制度 。“庭燎”在先秦时期一直存在,到南北朝时,固定下春节之后,就成为春节的一个固定的习俗 。至今在个别地方的乡村,仍以“烧年火”“兴旺火”“烤柏灵火”等形式得以传承 。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 。君子至止,鸾声将将 。
夜如何其?夜未艾,庭燎晣晣 。君子至止,鸾声哕哕 。
夜如何其?夜乡晨,庭燎有煇 。君子至止,言观其旂 。
鞭炮的由来|中国千年鞭炮史

爆竹用真竹子
二、爆竹最初真是用的竹子,由庭燎到爆竹是衣冠南渡的结果
华夏文明是发源于黄河流域,燔柴和庭燎用的是木柴和秸秆,跟爆竹还是有差别的 。爆竹真正产生地是在南方有竹子的地方,它实际上是“庭燎”的一种继承和变化 。晋朝衣冠南渡之后,将庭燎的习俗带到南方,但是南方的竹子更加容易获得,在庭燎时,人们会往火堆中投放竹子 。竹子中间是空的,一加热,空气膨胀,就“嘭”的一声爆裂开来,更能吓人一跳,比用松柏燃烧产生的噼啪之声带劲多了 。人都吓的一个趔趄,不用说鬼了,肯定会更害怕,于是就流行起来在庭燎的时候,往里面投放整段的竹节 。
南朝梁宗懔写了一本百思特网《荆楚岁时记》中是这样写的:
正月一曰是三元之日也 。《春秋》谓之端月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