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描写苏州和杭州的古诗名句( 五 )


卅六鸳鸯馆内顶棚采用连续四卷的拱型状 , 既弯曲美观 , 遮掩顶上梁架 , 又利用这弧形屋顶来反射声音 , 增强音响效果 , 使得余音袅袅 , 绕梁萦回 。主人在此宴友、会客、休憩 , 环境优雅 , 在厅中铺就一方红氍毹 , 吹笛弄箫 , 吟歌唱曲 。陈设古色古香 , 书画挂屏、家具摆设配置精当 。
与谁同坐轩
小亭非常别致 , 修成折扇状 。苏东坡有词“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 故名“与谁同坐轩” 。轩依水而建 , 平面形状为扇形 , 屋面、轩门、窗洞、石桌、石凳及轩顶、灯罩、墙上匾额、鹅颈椅、半栏均成扇面状 , 故又称作“扇亭” 。轩内扇形窗洞两旁悬挂着杜甫的诗句联“江山如有待 , 花柳自无私 。”扇亭地处山麓水边 , 地理位置甚佳 , 树高而雄 , 石幢静立 , 人在轩中 , 无论是倚门而望 , 凭栏远眺 , 还是依窗近视 , 小坐歇息 , 均可感到前后左右美景不断 。
在扇亭后的土山上还有一小亭 , 称“笠亭” 。“笠”即箬帽 , 亭作浑圆形 , 顶部坡度较平缓 , 恰如一顶箬帽 , 掩映于枝繁叶茂的草树中 , 摒弃了一切装饰 , 朴素无华 。山小亭微 , 搭配匀称 , 衬以亭前山水 , 俨然一戴笠渔翁垂钓 , 悠然自得 。前人曾写词赞道:“花间萝蹬一痕青 , 烟棱云罅危亭 。笠檐蓑袂证前盟 , 恰对渔汀 。红隐霞边山寺 , 绿皱画里江城 。槐衙柳桁绕珑玲 , 坐听啼莺 。”与谁同坐轩和笠亭是两种不同的园林建筑艺术造型 , 也是在古典园林中较少见的象形建筑 。亭、轩结合 , 浑然一体 。
笠亭山上有一座八角形双层建筑 , 高大气派 , 煞是引人注目 。山上林木茂密 , 绿草如茵 , 建筑好像浮动于一片翠绿浓荫之上 , 因而叫做“浮翠阁” 。造型高耸凌空 , 立面槅扇饰有精美图画 。登阁眺望四周 , 但见山清水绿 , 天高云淡 , 满园青翠 , 一派生机盎然 , 令人心旷神怡 , 乐不思返 。扇亭、笠亭、浮翠阁 , 地理位置依次是临水、山中、山巅 , 它们形态各异 , 大小不一 , 由低至高 , 循序渐进 , 犹如音阶中的哆、唻、咪 , 一气呵成 , 使人陶醉在这动听的旋律里 。
芙蓉榭
榭是我国古代一种很美的建筑形式 , 凭借周围风景而构成 , 形式灵活多变 。芙蓉榭屋顶为卷棚歇山顶 , 四角飞翘 , 一半建在岸上 , 一半伸向水面 , 灵空架于水波上 , 伫立水边、秀美倩巧 。此榭面临广池 , 池水清清 , 是夏日赏荷的好地方 。漫步芙蓉榭 , 凭栏四顾 , 可见满池青翠 , 粉黛出水 , 风流丽质似亭亭玉立的仙子在碧波中美目流盼 , 微风骤起 , 掀起一片绿浪 , 送来阵阵荷香 , ……尽情领略荷花的娇美、幽雅和高洁的风骨 。
倒影楼
倒影楼以观赏水中倒影为主的景点 。楼分两层 , 楼下是为“拜文揖沈之斋” , 文是指文徵明 , 沈是指沈周(石田) , 这两位均是苏州著名的画家 , 沈周还是文徵明的老师 。拙政园之蜚声江南 , 是与大画家、大诗人文徵明分不开的 。当年 , 西园园主张履谦为表达自己的景仰之情 , 于光绪二十年(1894)特建此楼以资纪念 , 他将自己收藏的文徵明、沈石田画像和《王氏拙政园记》拓片以及俞粟庐书《补园记》石刻嵌在楼下左右两壁 。中间裙板上刻有郑板桥的书画真迹 。面水的一侧于柱间安装通透玲珑的长窗 , 窗内有木质低栏 。倚栏而立 , 可凭水观景 。左有波形长廊相伴 , 右有“与谁同坐轩” , 尤其是这些景物的倒影如画 , 尽入眼中 。水底明月 , 池中云彩 , 波影浮动 , 景色绝佳 。楼上原是园主儿媳王氏的书房 。此楼四周遍植桂花无数 , 入秋赏罢残荷赏金桂 , 桂香如酒令人醉 。无论是读书习字 , 还是吟诗作画、观景自娱 , 皆环境可人 , 幽香可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