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的人物生平( 二 )


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 , 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主席。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印度德里大学、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名誉文学博士。1952年后一直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1937年至1946年 , 是冯友兰学术生涯的关键十年 , 其新理学体系即在此间创制而成 。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后 , 抗日战争全面展开 , 冯友兰虽身处后方 , 却心系国事 , 常为中华民族之存亡而忧心如焚 , 感慨凄凉 。在暂避长沙时 , 他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二贤祠里拜朱张 , 一会千秋嘉会堂 。公所可游南岳耳 , 江山半壁太凄凉 。”其忧国忧民之情溢于言表!1946年5月 西南联大的使命结束 , 冯友兰为西南联大纪念碑撰写了碑文 。碑文气势磅礴 , 旨正意远 , 文采横溢 , 旅美史学家何炳棣称其为二十世纪的一篇雄文 。冯友兰自己也很看重此文 , 晚年回忆说:“文为余三十年前旧作 。以今观之 , 此文有见识 , 有感情 , 有气势 , 有词藻 , 有音节 , 寓六朝之俪句于唐宋之古文 。余中年为古典文 , 以此自期 , 此则其选也 。承百代之流 , 而会乎当今之变 , 有蕴于中 , 故情文相生 , 不能自已 。今日重读 , 感慨系之矣 。”1921年 , 在《新潮》杂志发表《柏格森的哲学方法》、《与印度泰戈尔谈话(东西文明之比较)》等文。
1923年 , 发表《评柏格森的<心力>》(《新潮》3卷2期)、《为什么中国没有科学---对中国哲学的历史及其后果的一种解释》(《国际伦理学杂志》32卷3号)、《论“比较中西”(为读中西文化及民族论者进一解)》(《学艺》3卷10期)、《梁漱溟的<东西文化及哲学>》(哥伦比亚大学《哲学杂志》19期)等文章。
1923年夏 , 冯友兰以《人生理想之比较研究》(又名《天人损益论》)顺利通过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博士毕业答辩 , 获哲学博士学位 。是年秋回国后 , 沿博士论文方向写成《一种人生观》。
1924年写成《人生哲学》 , 作为高中教材之用 , 在这本书中 , 冯友兰确立了其新实在主义的哲学信仰 , 并开始把新实在主义同程朱理学结合起来。
1931年、1934年分别完成《中国哲学史》上、下册 , 后作为大学教材 , 为中国哲学史的学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1937年 , 发表《哲学与逻辑》、《论民族哲学》等文章。
从1939年到1946年7年间冯友兰连续出版了六本书 , 称为“贞元之际所著书”:《新理学》(1937)、《新世训》(1940)、《新事论》(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 。通过“贞元六书” , 冯友兰创立了新理学思想体系 , 使他成为中国当时影响最大的哲学家。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冯友兰学术思想的转型期。新中国成立后 , 冯友兰放弃其新理学体系 , 接受马克思主义 , 开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研究中国哲学史 。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编》第一、二册、《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论文二集》、《中国哲学史史料学初稿》、《四十年的回顾》和七卷本的《中国哲学史新编》等书。
他坚信:有着五千年文明之深厚基础的中华民族绝不会灭亡 , 困厄只是暂时的 , 很快就会过去 , 抗日战争胜利之日 , 就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复兴之时!正是凭此坚定信念 , 冯氏更加勤奋地钻研学问 , 埋首著述 , 潜心整理中国传统文化 。从1939年-1946年 , “贞元六书”出版的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新理学”哲学思想体系 。关于冯友兰著此六书的深意 , 他在《新原人》自序中曾有明确的表述:“‘为天地立心 , 为生民立命 , 为往圣继绝学 , 为万世开太平’ , 此哲学家所应自期许者也 。况我国家民族 , 值贞元之会 , 当绝续之交 , 通天人之际 , 达古今之变 , 明内圣外王之道者 , 岂可不尽所欲言 , 以为我国家致太平 , 我亿兆安身立命之用乎?虽不能至 , 心向往之 。非日能之 , 愿学焉 。此《新理学》《新事论》《新世训》 , 及此书所由作也 。”这充分展现了冯氏的宏大抱负和深切愿望 。1966年文革开始 , 冯亦受到影响 。直到1968年11月18日 , 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北大有个冯友兰 , 搞唯心主义 , 我们若要懂点唯心主义 , 还要找他;还有个翦伯赞 , 搞帝王将相 , 我们若要懂点帝王将相 , 也要找他 。冯才得以离开牛棚 , 恢复自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