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及赏析(15)


① :诗题一无“夏日” 。
② 夕:一作“夜” 。
【注解】:
1、山光:山上的日光 。
2、池月:即池边月色 。
3、轩:窗 。
【韵译】:
夕阳忽然间落下了西山,
东边池角明月渐渐东上 。
披散头发今夕恰好乘凉,
开窗闲卧多么清静舒畅 。
清风徐徐送来荷花幽香,
竹叶轻轻滴下露珠清响 。
心想取来鸣琴轻弹一曲,
只恨眼前没有知音欣赏 。
感此良宵不免怀念故友,
只能在夜半里梦想一场 。
【评析】:
??此诗写夏夜水亭纳凉清爽闲适和对友人的怀念 。
??诗的开头写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为纳凉设景 。三、四句写沐后纳凉,表现闲情
适意 。五、六句由嗅觉继续写纳凉的真实感受 。七、八句写由境界清幽想到弹琴,想
到“知音”、从纳凉过渡到怀人 。最后写希望友人能在身边共度良宵而生梦 。
??全诗感情细腻,语言流畅,层次分明,富于韵味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句,纳凉消暑之佳句 。
按古诗体裁分的鉴赏书,如羁旅,送别之类的赏析方法技巧分析【汇总】
咏史怀古诗---赏析方法技巧分析
咏史怀古诗:一般以古代历史事件或古代人物为题材,或借古讽今,或寄寓个人怀才不遇的感伤,或表达昔盛今衰的兴替之感 。诗人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 迹为题材,借登高望远、咏叹史实、怀念古迹来达到感慨兴衰、寄托哀思、托古讽今等目的 。这类诗由于多写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 。
在 古代诗词中,怀古诗是内容与思想都比较沉重的一类作品 。这类诗都是怀古惜今,“有感而发”,往往是诗人处于某种背景之下,前往瞻仰或凭吊历史古迹,回顾 古人的业绩或遭遇,自己内心产生共鸣,不禁发出对古人业绩的慨叹或抒发对物换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 。因此,感情基调一般都比较苍劲悲凉 。
读怀古诗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要知人论世,一是要品赏韵味 。所谓“知人论世”,就是理解诗作的思想感情 。古人读诗主张“以意逆志”,即用读者的 “意”,根据作品中所反映出来的东西,去探索追溯作者写作时所要表达的“志” 。怀古诗的作者是在怀念古代史实的基础上抒发个人情怀的,诗中必然涉及到历史 典故,也必然反映作者当时的思想感情 。解读这类诗首先要根据诗中的物象确定史实,理解典故内容和它所包含的意义,再看作者抒情的角度 。所谓“品尝韵味”,就是在反复吟诵、体会中,玩味诗作的情致韵味 。例如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鉴赏阅读答案__羁旅送别诗---赏析方法技巧分析鉴赏阅读答案__羁旅送别诗---赏析方法技巧分析 。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
这首诗是杜甫迫于“安史之乱”而入蜀后,于乾元三年春天写的 。诗中提到“锦官城外”的“丞相祠堂”,提到“三顾”和“出师”,我们就可以知道杜甫是在 拜谒武侯祠后写的这首诗,所涉及到的是三国蜀相诸葛亮的事迹 。诗人面对武侯祠旧址,想到诸葛亮生前的才智和业绩,赞颂他“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 心”;同时对他“出师未捷身先死”,胸怀壮志而未酬表示惋惜,以至“泪满襟” 。杜甫所以产生这样的哀情,是因为他当时也遭遇乱世,胸怀报国之志却无力回 天,想到诸葛亮的结局,而发出怀古之哀叹,实际上不也在叹息自己吗?仔细品味这首诗,可以发现诗的首联一问一答,自开自合,开门见山地指明自己感怀的内容 是成都城外的武侯祠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两个写景的句子中,一个“自”,一个“空”,既是写实,又体现出自己对如此一个历史人物的墓地,如今却荒凉冷清,无人关怀的感叹 。全诗的情调悲凉,这正与诗人的内心世界是一致的 。经过这样的思考,对杜甫这首诗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手法就可以准确把握了 。下面请同学们再读一首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然后思考一下,回答后面两个问题,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鉴赏阅读答案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写作特点
方虚谷云:“怀古者,见古迹,思古人 。其事无他,兴亡贤愚而已 。”
(1)结构:临古地——思古人——忆其事——抒己志 。
(2)内容:国家——国运衰微,统治者——荒淫奢侈,名地——昔盛今衰,古人——壮志难酬,忧国伤时,孤寂失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