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及赏析(17)


这两首诗都表现了诗人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两位诗人喜爱“春雨”的理由 。(3分)
杜诗: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
周诗:①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2)虽然这两首诗抒发的情感相近,但在艺术表现上却有很多不同之处 。你喜欢哪一首?请自选一个角度略作分析,说说自己偏爱其的理由 。(3分)
答:
八.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选自2005届重庆市高三第一次联合诊断性考试)
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柳永(北宋)
伫倚危楼①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②生天际 。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 。
拟把疏狂③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注释:①危楼:高楼 。②黯黯:迷蒙不明 。③拟把:打算 。疏狂:粗疏狂放,不合时宜 。
问:历来评家认为,这首词的点睛之笔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这两句表达了哪些思想感情?(4分)
答:
九.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选自宜昌市2005届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赋得暮雨送李胄
韦应物
楚江微雨里,建业暮钟时 。
漠漠帆来重,冥冥鸟去迟 。
海门深不见,浦树远含滋 。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
(1)这首诗属于 体裁 。表达了送别朋友时的 感情 。(2分)
(2)本诗都笼罩着一个“雨”字 。试赏析颔联围绕“雨”来写景抒情的妙处 。(4分)
答:
十.阅读下面的组词,回答问题 。(6分)(选自宜昌市2005届高三年级5月份模拟语文试题)
忆 江 南
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江南好,最忆是杭州 。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 。何日更重游?
江南好,其次忆吴宫 。吴酒一杯春竹叶,吴娃双舞醉芙蓉 。早晚复相逢?
(1)白居易把情看作诗歌的“根”,认为作诗谱歌,应力图以浓郁的真情实感动人心魄,这是他留给后人的最宝贵的艺术经验 。这三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答:
(2)从艺术特色的角度,任选一个点作一点赏析 。(4分)
答:
古 诗 词 鉴 赏 参 考 答 案
二.【命题依据】本题意在训练学生从诗歌体裁、艺术技巧和思想内容三个方面鉴赏,关注考试变化动向,探索答题方法规律 。
【分析解答】(1)七言绝句(2)诗人用花鸟这些使人欢娱的事物反衬远去边疆的哀愁,“乐景写哀情”,更显哀愁之深、之重,写出了诗人内心激烈的情感活动 。(3)表达了远离京师的悲哀心境,对自己仕途遭遇的不平与忧郁 。
【点评】应熟悉常见诗词的体裁特点,应对新的考试动向;抓住诗词注释等相关信息,准确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
三.【命题依据】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在鉴赏诗歌的过程中辩证地思考问题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达到理性的层次 。
【分析解答】(1)朱熹诗借大战船自在航行的条件说明事物都有其自身规律,不按照规律行事,硬是用人的蛮力去“推移”是不行的;苏轼诗通过琴音与手指的关系说明,单有好的客观条件或单有好的主观条件都是不行的,只有把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2)朱熹诗通过鲜明的形象体现理趣;苏轼诗通过两个浅显的假设表现理趣 。(1分)
【点评】善于透过事物的现象揭示其规律是答好本题的思维点 。
四.【命题依据】本题着重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整体把握能力,全面思考,准确作答 。
【分析解答】(1)永遇乐对人生宇宙的思考与感慨 。(2)①独特奇妙的章法结构,上片用倒装的手法,前六句正面写燕子楼小园夜景,突出其清幽的特点,为烘托人物的情感作铺垫,后六句则追述梦醒之由和寻梦之行,交待缘由,使读者有一个全面而清楚的了解 。(2分)②词人将景、情、理熔于一炉,围绕燕子按情事理而发,景是燕子楼小园的清幽之景,情为词人于燕子楼惊梦后萦绕于怀的黯黯之情,理即由燕子楼关盼的事而悟得的“人生如梦似幻”之理 。三者互相融合,相得益彰,辉映成趣 。(2分)
【点评】从诗词的结构入手,从景、情、理三者的关系着眼,深刻体会其精妙 。
五.【命题依据】本题意在考查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思之有据,答之有理 。
【分析解答】(1)①即将还家之喜,②为返家而沉醉之喜,③沿途赏美景之喜,④抛却一路艰难跋涉之喜(分付杨花) 。(答对一点0.5分,共2分)(2)不同意 。(1分)全词紧扣“喜还家”三字,通篇写景抒情,都是围绕这三个字构思下笔的 。(2分)因此全词抒发的是客子即将到家时的喜悦之情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