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九 )


4、比喻象征:本是一种把一事物比成另一本质不同的事物的修辞手法 , 运用在诗歌当中 , 也称比兴 。诗词当中经常运用这一手法以达到形象生动和化实为虚的艺术效果 。如唐代朱庆余《近试上张水部》巧借新妇拜见公婆前的忐忑不安而又充满希望的心理 , 写自己应试前紧张而又希望得到赏识的心态 。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早春新叶萌发 , 诗人在一阵惊喜中忽发奇想 , 是春姑娘用她那双灵巧的手 , 摆弄那富有灵性的剪刀 , 裁出那片片细叶的吧!比喻使描写化实为虚 , 形象更生动了 , 情感更浓郁了 。如果通篇贯穿着这种比兴的意象 , 则是象征 。如李白常借雄奇不平凡的事物 , 如大鹏、天马、雄剑及高山大河 , 来寄托他的理想 , 象征他的才能;喜欢选取高洁美好的事物如明月、凤凰、松柏、美人等 , 来象征报的人品节操;又常选取遭摧残、受拘羁的人物事件来比喻他的经历和处境 。
5、夸张:即故意地对事物进行夸大或缩小的描写 , 借以表达诗人异乎寻常的情感 。合理的夸张虽不符合事理 , 却符合情理 。在浪漫主义诗歌中 , 夸张的手法随处可见 。如“天台一万八千丈 , 对此欲倒东南倾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又如“三杯吐然诺 , 五岳倒为轻”(李白《侠客行》)以五岳为轻来夸张侠客然诺之重;“轻言托朋友 , 面对九凝峰 。”(李白《箜篌谣》)用山峰来夸张朋友之间的隔膜与猜疑 。
古诗词中还常用对比、借代、互文(如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下马客在船”)、双关、比拟等用法 , 特点、作用类似于一般文章中运用的辞格 , 此不再赘述 。另外 , 古诗中常见的一些“艺术辩证”的手法 , 也要注意 。如描述事物或景物时 , 常把远与近、动与静、声与色、实与虚等相结合 , 收到了较好的艺术效果 。
六.古代诗词中常见风格
1、雄浑:雄浑指力的至大至刚 , 气的浑厚磅礴 。其特点是:骨力挺健 , 气壮山河 , 气�子钪妫�气度豁达 , 气慨恢宏 , 气宇轩昂 , 气势浩瀚 , 气魄雄伟 。它如奔腾咆哮、汹涌澎湃的大海 , 而不像碧波荡漾、涟漪粼粼的西湖;它若横空出世、千嶂连云的昆仑山 , 而不是一丘一壑、小巧宜人的苏州园林 。在具体作品中 , 有的壮志凌云、刚毅雄健 , 如刘邦《大风歌》;有的慷慨悲歌、视死如归 , 如项羽《垓下歌》;有的胸襟豁达 , 豪情横溢 , 如曹操的《观沧海》 。雄浑是盛唐诗歌的时代风格 , 它反映了盛唐欣欣向荣的景象和朝气蓬勃的活力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气势浩瀚 , 雄伟壮丽;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想象丰富 , 境界辽阔;孟浩然的“气蒸云梦泽 , 波撼岳阳城”(《临洞庭》)气魄宏大 , 气势壮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 , 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何其高远 , 多么壮丽!而真正能够称为“雄浑”的是以高适、岑参为代表的边塞诗人 。在他们的笔下 , 有狼山 , 有大漠 , 有绝域 , 有孤城 , 有奇寒 , 有酷热 , 有同仇敌忾的愤慨 , 有誓死戍边的决心 。
2、豪放:豪迈奔放 , 谓之豪放 。其特点既表现了作为主体的诗人的特点 , 又表现了作为客体的描绘对象的特点 。就主体而言 , 情感激荡 , 格调昂扬;想象奇特 , 夸张出格;志向高远 , 襟怀旷达;气�子钪妫�力拔山河;傲骨嶙峋 , 狂荡不羁 。就客体而言 , 往往拥有巨大的体积、伟大的力量而显示出特有的壮美、崇高 , 或显示出浑茫、浩淼的无限阔大的景象 , 因而气势峥嵘 , 场面壮阔 , 境界缥缈 , 极目无垠 。李白是豪放风格之集大成者 , 情感激荡 , 格调昂扬 , 想象奇特 , 夸张出格 , 是李白豪放诗风的特点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 奔流到海不复回 。”(《将进酒》)气势浩荡 , 一泻千里;“草绿霜已白 , 日西月复东 。”(《古风》)描绘光阴流逝之快 , 人事变迁之速 , 一气呵成 , 天衣无缝;“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白发三千丈 , 缘愁是个长 。”(《秋浦歌》)夸张虽不合理却合情 。宋词中的豪放派 , 以苏、辛为最杰出代表 , 苏词注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 , 善于在写人、咏景、状物时 , 以奔放豪迈的形象 , 飞动峥嵘的气势、阔大雄壮的场面取胜 , 《念奴娇?赤壁怀古》是代表作 。“大江东去”二句 , 将在广阔悠久的空间与时间中活动的人物一笔收尽 , 气魄恢宏 , “故垒西边”至“灰飞烟灭”是咏古 , 感情高昂而浓挚 , 而“乱石穿空”数句 , 将峥嵘的态势、鲜明的色彩、巨大的音响 , 融于一体 , 气势磅礴 , 给人以“挟海上风涛之气的感觉” 。“故国神游”数句转到自己 , 感情也由高昂跌入沉郁 , 全词的音调豪壮 , “须关西大汉 , 执铁板”而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