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医大师养生之道|国医大师—张灿玾的养生之道!

国医大师养生之道(国医大师—张灿玾的养生之道!)
张灿玾,1928年出生,山东荣成人,首届国医大师 。山东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从事教学、临床和中医文献研究60 余年,为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中医文献学家,著有《针灸甲乙经校注》《黄帝内经文献研究》《中医古籍文献学》等专著 。
国医大师养生之道|国医大师—张灿玾的养生之道!

养生之道,前人论者甚多,流派甚广,有仙家之论、道家之论、释家之论、医家之论等 。历代论此道者,亦各有所宗 。然知其道者,习之有益,不仅可健身,亦可延年;若不善其道者,强而行之,流弊亦自难免 。就医家而论,历代著述,亦有异同,当因时、因地、因人而用,不可以贪欲之心,强求其功,反易为患 。

【国医大师养生之道|国医大师—张灿玾的养生之道!】

我本不善此道,然八十余年岁月,疾病缠身时有之,生活困扰时有之,悲欢离合时有之,外邪冒犯时有之,此皆人生之难以逃遁者 。必经心以应对,方可保此五尺之躯、方寸之心 。就医家所论,我仅遵《黄帝内经》所谓“人与天地相应”及“形神兼养”之法则,在工作、学习与生活的诸多方面,进行适当调节而已,别无异术可传 。今仅就素日所行,略陈管见 。
1 幼 承 庭 训,效 法 先 辈
在我家族中的前几代人,多有高寿者 。高祖享寿八十有余,无疾而逝 。曾祖六十余岁,死于痢疾 。祖父享寿八十有七 。先父亦享寿七十余岁高龄 。在他们的生活历程中,我体察到他们在艰难的岁月中,如何注意保养身心,以便更好地去完成应尽之责与未竟之业 。这就是他们的主要经验,对我的影响较大 。
在青少年时期,父亲总是孜孜不倦地为我讲些做人行事的道理,其中亦不乏养生之论与为人之道 。祖父则以不言之教影响着我们:他为人治病,不求财物,勤于劳动,不知疲倦;生活俭朴,不择衣食;艰难困扰,乐以忘忧 。到八十多岁时,尚头脑清楚,体可负重,步履康健,饮食如常 。他的一生,并未专心致志讲求什么养生之道、长寿之法,但却健康地活到如此高龄 。这就是无所求而有所得、无为而有为的结果 。我从中悟出了许多健身养性的道理 。在我后来的生活中,汲取了我祖父与父亲的许多经验,并竭力效仿他们的做法,实践他们的教导,虽然我的体质不如祖父健壮,但也想力争康健,多做些有益于社会之事 。
国医大师养生之道|国医大师—张灿玾的养生之道!

张灿玾先生书法作品《丰年岁月》
2 勤 于 书 卷,情 趣 务 多
在随父学医之际,我一方面背诵医书,一方面补习文化,因而养成了勤于书卷的习惯 。若一时不读,则惘然若失 。故一生中最大的兴趣,莫过于读书藏书,积年累月,共得五千余种 。读书对我来说,乃是一种最大的乐趣,也是最好的享受 。遇有不快之时,常读书自慰,遇有不眠之夜,则挑灯再读 。根据我多年的体会 。读书不仅是知识的积累,也是智慧的源泉,同时,也是养神的良策 。
作为一个现实的人,欲解除诸般烦恼,莫过于求知,而读书,则是求知的重要途径之一 。有了知识,就可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妥善地解决生活、工作、学习中的各种矛盾,减少思想上一些不必要的烦恼,精神上自能得到一定的宽松和安慰,起到不养而养的作用 。宋人尤袤,一生好读书,常谓“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孤疾读之以当友朋,幽忧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也” 。善读书者,自知其言之不谬也 。
我祖父和父亲都是京剧爱好者,喜爱胡琴和传统的打击乐器,也会演奏些一般的曲调和套数 。我在少年时期,就受到他们极大的影响,爱看戏,爱听音乐 。我学习过多种乐器的演奏,如京胡、二胡、笙、笛、箫、唢呐、小提琴、口琴及锣鼓打击乐等,晚年又习古琴,喜爱奇石 。因为有这些情趣爱好的调节作用,所以我的生活、工作、学习,虽然很紧张,但并不枯百思特网燥和单调,精神上也很舒畅 。此后,我又不断发展多种爱好和多边活动,诸如书法、绘画、诗词、篆刻等 。利用这些爱好,可以使精神负担得到不同程度缓解,减少疲劳,使脑力得到适当休息 。此亦养神之一法也 。
国医大师养生之道|国医大师—张灿玾的养生之道!

张灿玾先生篆刻作品
张灿玾先生在书房进行篆刻创作
3 调 气 应 时,起 居 适 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