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研究性学习选题

这个我们也弄过,给你几个比较简单不会花费太多时间精力的,你自己选

  1. 关于学校学生校服的 。从学生的是否愿意穿方面入手,款式,面料等都可以提出问题,参考学生意见
  2. 学校食堂 。方法同上
  3. 环保方面 。我们班是有一个同学利用塑料管之类的做了一个环保灯,然后做了ppt拿到学校的 。这个也简单,灯的做法百度就有
  4. 学生是否应该带手机到学校 。这个比较常见,也有很多话题,不用担心没有材料写
  5. 学校学生的阅读状况 。是否读名著,哪种类型,有多少
  6. 学生近视情况 。是否近视,多少度,平常是否关心眼镜的度数 。
  7. 建议选取目标为一个年级,要不然人太多太麻烦
已经放假了呀,不是很方便呀 。
那就做关于社区的 。比如说小区里是否有人锻炼,青年还是老年,那一部分占人数较多,一般是什么时间锻炼 。还有就是社区环卫的调查,比如几点开始工作,几点结束,一天几次之类的,顺便歌颂一下大地美容师的勤劳,再呼吁人们保护环境 。要不就等待开学再做,要不就造假,这个是个学生就会吧 。我中学六年的社区报告都是这么来的,你要再不会就来找我
研究性学习活动之我的选题你好,你这个问题我曾经也想过啊!我尝试着回答一下,看看能不能帮到你啊!
1 。为什么会想到本课题?答:这个选题确实是中国部分城市的一些存在的现象,但通过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申出一个比较深刻的话题——同质性竞争的细微差异分析,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高端品牌一般都是对立的,可口与百事,摩托罗拉和诺基亚等等,
2.转化的途径就是你完整方案的思路:研究的意义,总结现状(论据),数据对比分析,研究的结论,研究的应用和对现实的意义有多大 。
3.补充知识(材料):麦当劳,KFC的发展历程和经营特点,两者进入中国的时间,规模和发展状况,中国国情,消费习惯对两者的接受程度;中西方消费方式和餐饮习惯的对比
4.研究目的:通过麦当劳,KFC发展的对比引申出“同质性竞争的分析”,方法采用抽样调研法和定量分析法;步骤就是要先搜集资料,做市场调研,完成报告等,具体的就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了啊!
不过,我觉得引申出“同质性竞争”这个概念是个不错的想法,而且这个课题需求性还是很大的,而且意义也很大 。
预祝你完成一个好的方案,希望有机会拜读你的成果!
作为学年论文的选题,古诗十九首有什么能够研究的方向? 谢谢!与糜烂政府挂钩的知识分子的心态?为何消极之类的?希望能有些启示,毕竟论文不好写啊
关于中国古代诗词重要意象研究意象和意境是中国古诗词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共同生成,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意象是鉴赏诗歌的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审美元素 。可以说抓住了意象也就把握了诗歌的意境、风格及作者蕴涵其中的思想感情 。正如艾略特所说:“表情达意的唯一方式便是找出意象,即一组意象、一个情境,这些诉诸感官经验的外在意象出现时,该特别情意也就随之给唤引出来了” 。在作品中,意象是内容依托的主体,是凝聚作者情感的具体形象,所以了解意象的特殊寓意,是读懂、读透作品的关键 。下面这些花草、树木、虫鸟等自然现象就常常含有不同的寓意 。
那么我们说了这么多,到底什么是意象呢?下面是来自百度百科的一段文字:“意象是文学作品中出现的客观世界的具体形象,但又不是一般的客观事物,是客观事物在人的意识中的再现,是以往感性或知觉经验在意识中的再造或回忆 。”总的来说,意象是物象的一种,它不是普遍的、客观的形象,而是浸透了诗人的思想情感、生命体验、认识阅历的特殊物象,几乎每一首诗词都有属于它自己的意象,意象对于诗词就像细胞对于人一样 。
在我国古代的诗词中,我们会发现,随便一首诗词都有属于自己独特但又大众的意象,为什么说是独特但又大众呢,因为中国古代诗歌的意象可以大致的分为几种,这个稍后再做解释 。我的认为相同的意象在不同的诗歌中,有它不同的意思,就算它们都表达出思乡的感情,但是再不同的诗歌中你会读出属于它本身自己的意义 。那么现在就来看一看,中国古代诗词经常使用的意象:(仅列举几样)
1、树木类:
柳树、松柏、梧桐、竹 。它们在平常人眼里看起来似乎并没有多大的意义,但是在诗、词人的眼中它们有属于它们自己的品格和它们自己的意义;比如:柳树这个词就表达出了:送别、留恋、伤感、春天的美好,折柳:是汉代惜别的风俗 。后寓有惜别怀远之意 。“杨柳”:伤别情怀 堤柳堆烟:能触发往事如烟,常被用来抒发兴亡之感 。而我们更为熟悉的便是松柏,在很多诗词人的作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松柏这一意象,甚至到后来的现代散文家的作品中也有这个词语,而它的意思似乎就从古代一直遗传下来,并没有多少的改变;松柏: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 松: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 。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送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