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普陀山古诗词( 四 )


编辑本段十二景观
普陀以山兼海之胜,风光独特,四时景变,晨昏物异 。其风景点数又以百计,可谓风光无限 。如其他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一样,普陀山也有它的“景中之景” 。游览普陀山的历代名人曾凭各自的观感,分别有“普陀八景”、“普陀十二景”、‘普陀十景” 。“普陀十六景”之颂赞 。明代文学家屠隆的咏“普陀十二景”诗: 梅湾春晓、茶山夙雾 。古洞潮音、龟潭寒碧、大门清梵、千步金沙 莲洋午、香炉翠霭、洛迦灯火、静室茶烟、磐陀晓日、钵盂鸿灏 。清代裘班所编的《普陀山志》十二景: 短姑圣迹、佛指名山、两洞潮音、千步金沙、华顶云涛、梅岑仙井 朝阳涌日、磐陀夕照、法华灵洞、光照雪霁、宝塔闻钟、莲池夜月 。
编辑本段莲洋午渡
莲洋就是莲花洋,处舟山本岛勺普陀山之间,北接黄大洋,南为普沈水道 。洋以日本人欲迎观音像回国,海牛铁莲花阻渡的传说得名 。清康熙《定海县志》转引《普陀志》云:“宋元丰中,侯夷人贡,见大土灵异,欲载至本国,海生铁莲花,舟不能行,倭惧而还之,得名以此 。”
莲花洋是登普陀山进香的必由之航路 。旅客的航船行至洋上,如果赶上午潮,就能见到洋面波涛微耸,状似千朵万朵莲花随风起伏,令人心旷神怡,联想翩翩 。如遇到大风天,这里则是波翻盈尺,惊涛骇浪,另一番极为壮观的景色 。
曾有渔歌咏道:“莲花洋里风浪大,无风海上起莲花 。一朵莲花开十里,花瓣尖尖象狼牙 。”
编辑本段短姑圣迹
进了佛国山门,往东南约300米处,便是短姑道头 。滩上有“阔十余米,长百来米,小石自相零附,两侧错列巨细不一形状各异的岩石”,有些石上镌有“短姑古迹”等字样,出没于潮汐浪涛之中,成为旧时的天然船埠 。船到短姑道头边,可是靠不了岸,还得用长不过一丈、宽不过三尺的小舢板摆渡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普陀山住持了余、莲禅二僧因潮落潮涨,往来船只靠岸不便,遂募资用巨石垒成长达11米,宽8米的石条道头 。在未建普陀山客运码头之前,凡前来普陀山参札进香、揽胜观光者,都得由此登岸 。
相传有姑嫂俩发愿礼佛,几年后凑资买船,渡莲洋朝山进香,船刚泊道头,不巧小姑“天癸”来潮,自愧不洁,不敢下船入山 。其嫂短其无福朝圣,遂嘱其在小舟中候她,独自怅然进山拜佛去了 。不想时近晌午,潮水大涨,小舟与岸相隔,小姑久坐船中,饥不得食,甚为纳闷 。正在此时,只见一村妇模样的,持食盒至岸,边向潮水里投下一些石块,边踩着这些石块径直来到小姑舟中,说是她嫂托她捎来的,放下食盒,便离船而去 。过了不久,其嫂进香归来,问及前事,娘愕然;忽然记起刚才拜佛时,瞻仰莲座,只见观音大士衣据湿着一片,心里顿有所悟,以为这是观世音菩萨所为,忙不迭又进山到观音面前叩拜会了 。因其嫂曾在码头“短其姑”,从此,姑嫂泊舟处即被称作‘短姑道头” 。道头旁自相零附出没于潮水中的石块,传说是大上送食时投向潮水里用以跺脚的石块,遂被称作‘短姑圣迹” 。
编辑本段梅湾春晓
海湾春晓指的是普陀山的早春景色,普陀山也称梅岑,因西的山湾为梅湾,又呼作前湾 。据传此地多野梅,庵、篷僧众又多好养梅 。怡性 。每当早春季节,春回人地,避山野梅,香满山谷,青山绿树,衬映着点点红斑,煞是一番美景,曾被人誉之为“海上罗浮” 。
每当天阳无风时日,伫立西山巅;远眺莲花洋,只见渔舟竞发,鸥鸟翔集,海中波涛,道道耀光,山外青山,层层叠翠,美不胜言 。若在月夜,则疏枝淡月,岛礁腾胧,幽香扑鼻,更为令人陶醉 。
编辑本段磐陀夕照
“磐陀夕照”说的是磐陀石一带的傍晚景色 。
由梅福庵西行不远处便可看到磐陀石 。磐陀石由上下两石相累而成,下面一块巨石底阔上尖,周广20余米,中间凸出处将上石托住,曰磐;上面一块巨石上平底尖,高达3米,宽近7米,呈菱形,曰陀 。上下两石接缝处间隙如线,睨之通明,似接未接,好似一石空悬于一石之上 。
每当夕阳西下,石披金装,灿然生辉,人们如能在此时登上石顶,环眺山海,洋洋大观,景色壮奇,“磐陀夕照”,便成为普陀山之一大奇观 。
编辑本段莲池夜月
“莲池夜月”指的是海印池的月夜景色 。海印地在普济寺山门前,也称“放生池”、”莲花池”,原是佛家信徒在此放生之池塘,后植莲花,即称“莲花池” 。
“海印”,佛所得三昧之名,如大海能印象一切事物,佛之智海湛然,能印现一切之法 。海印池面积约十五亩,始建于明代 。池上筑有三座石桥,中间一座称平桥;北接普济寺中山门,中有八角亭,南衔御碑亭 。卸碑亭、八角亭、普济寺古刹建在同一条中轴线上 。古石桥横卧水波,远处耸立着一座占和疏朗雄伟中透出股秀灵,真如人宫仙境,美轮美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