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常考的古诗词鉴赏诗人有哪些诗人背景是什么( 七 )


【诗歌简赏】
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杜甫五十二岁 。这一年他在梓州,听说官军大胜叛军,便写下了著名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诗 。此后他到阆州,他又听到了吐蕃进犯的消息,于是杜甫心忧天下,写下了这首《岁暮》诗 。首联诗人交待其客居他乡,在岁暮之际,听到了边境上传来外族入侵的消息 。大唐刚刚经历了安史之乱,内忧尚未完全平息,外患又接踵而至 。所以首联语气看似平淡,却包含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沉痛!颔联“烟尘”和“鼓角”借代指战争,战事推到了雪岭,紧张的鼓角声使一向安静的江城骚动了起来 。颈联作者目睹了战争的血腥和惨烈,对唐朝君臣发出质问:“朝廷谁请缨?”面对强敌,作者怀疑朝中还会有人请缨杀敌吗?尾联“济时敢爱死?”既是对全天下人的呐喊,特别是朝臣的忠告,又是对自己的鼓励,真正忠君爱国的人,是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的 。但“寂寞壮心惊”,点出了诗人此时的心境 。诗人一方面远离朝廷的境遇,无法为国分忧,无法施展抱负,徒有报国之心,另一方面诗人自己也是“岁暮”之人,虽然想杀敌报国,但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只能独自寂寞 。
(10年江西卷)
1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6分)
送人归京师①
陈与义②
门外子规啼未休,山村落日梦悠悠 。
故园便是无兵马,犹有归时一段愁 。
【注】①京师:指北宋都城汴梁 。②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
(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 。(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难度不大 。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 。传说中的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 。常夜鸣,声音凄切,故借以抒悲苦哀怨之情 。
(2)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矛盾,因为在诗人看来,即便故园没有战火,但国土沦丧,南北分裂,所以送友人归京时,触景生情,心中难免生出一段忧国之愁 。
(10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8-9题 。

陈与义①
潇潇十日雨,稳送祝融②归 。燕子经年梦,梧桐昨暮非 。
一凉恩到骨,四壁③事多违 。衮衮繁华地④,西风吹客衣 。
【注】①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人 。这首诗作于政和八年(1118),当时作者正闲居京城等候授职 。②祝融:火神,这里指夏季 。③四壁:家徒四壁,指穷困 。④衮衮:众多,这里指众多居高位而无所作为的官吏 。繁华地:指京城 。
8.第二联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5分)
9.前人认为这首诗写雨时妙在“若即若离”,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简述理由 。(6分)
8、答案:秋已来临,燕子将要南归,一年恍若一梦 。梧桐经一场雨打,已与昨晚的不同了 。作者借燕子、梧桐在雨中的感受,表达了自己怀旧、失落的感情 。(第一句如理解为“燕子将要南飞,想到一别就是一年,以后对旧巢只能在梦中见到”,也可给分 。)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颔联主要是借景抒情,明确传统意象燕子、梧桐的含义是答题关键 。“燕子经年梦”较难理解 。
9、答案:同意 。虽然诗题是“雨”,但作者却不是正面描写雨势、雨景,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写雨,这就给人一种若即若离的感觉 。(若答不同意,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主要要理解“若即若离”的含义:“好象接近,又好象不接近 。①形容对人保持一定距离 。②形容事物含混不清 。”“若即”指接近,始终体现在题目上,通过动植物和人的感受能感觉到雨;“若离”体现在诗中没有直接点出“雨”,但而是通过写动植物何人在雨中的感受来间接写 。
(10年浙江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22—23题 。(6分)
定林①(王安石)
漱甘凉病齿,坐旷息烦襟 。
因脱水边屦,就敷岩上衾 。
但留云对宿,仍②值月相寻 。
真乐非无寄,悲虫亦好音 。
注:定林:寺原名,位于金陵(今南京) 。
仍:又 。
22.简析第三联中诗人表现情感的手法 。(3分)
23.诗人为什么认为“悲虫”也会有“好音”?结合全诗简要解析 。(3分)
22、参考答案:“宿”和“寻”皆为人的动作,运用拟人手法,把“云”、和“月”人格化 。诗人欲和白云对宿,又逢明月向寻,写出在定林流连忘返的愉悦心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