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夫妇的十次重生

一对夫妇的十次重生
文章图片

冬天来的时候,这对夫妇的名字会被刻进一片纪念碑林 。明年春分,逝者家属和接受器官的重生者们都会相聚在此 。他们在这里默哀、送花、朗诵诗歌,但或许依然互不相识 。
这是一场需要仰仗善意和运气的手术 。2枚肝脏、4枚肾脏、2对眼角膜从一对夫妇的遗体中取出,运到了250公里外 。特殊的告别后,原本属于两个人的器官,在另外10人的身体中,有了重新运转的机会 。
这是一对矿工夫妻,因车祸抢救无效离世后,女儿为他们做了这个并不容易的决定 。“希望父母来不及做的事情,会有别人替他们完成 。至少那两对眼角膜,能带他们看到更多风景 。”
在我国,器官移植的供需存在巨大差距,根据中国器官移植发展报告(2019),每一百万人中约有4人会捐献器官,很多患者在等待中逝世 。
这对勤劳、热心甚至普通的安徽夫妻,成为国内夫妻同时捐献器官的首例 。年轻的外卖员和建筑师得到了他们的眼角膜,45岁的货车司机与病魔抗争了两年后,等来了一颗健康的肾脏 。
根据捐献的“双盲原则”,他们不会知道夫妻俩的名字,感谢也无从说起 。
冬天来的时候,和安徽省1200多名遗体捐献者一样,这对夫妻的名字会被刻进一片纪念碑林 。按照惯例,明年春分,逝者家属和接受器官的重生者们都会相聚在此 。
【一对夫妇的十次重生】他们在这里默哀、送花、朗诵诗歌,但或许依然互不相识 。
安徽省红十字会在大蜀山文化陵园设立的遗体捐献者纪念碑 。新京报采访人员 马延君 摄
那对热心的夫妇
那是一个平静的上午 。
刘志强到楼下跑步,人到中年,体形微胖,他每天都下楼跑两圈 。早晨微风清凉,路边的花儿开得正艳,他停下来,拍了张照发给女儿们 。
妻子卢丽还在厨房里忙活 。烙饼、煮粥、榨豆浆,她要在女儿们醒来前准备好一切 。女儿们去上班后,刘志强也准备去矿上工作,卢丽想去买点东西,二人便一起出了门 。
电动车从熟悉的绿道穿过 。十几分钟后,在一个十字路口,一辆货车突然闯了出来 。
发生意外的时候,二女儿刘梦佳在上班 。6月3日上午11点左右,“妈妈”来电,她以为又要念叨让她好好吃饭 。一个多小时前,卢丽刚把饭送到女儿公司,还发了条微信语音,“菜如果凉了,你再加热一下 。”
但电话那头传来的是陌生声音 。“你爸妈出车祸了,快来!”刘梦佳仿佛被一道闪电击中,浑身打颤,立马赶去宿州的中煤矿建总医院 。医生让她把家长叫来,刘梦佳带着哭腔说:“这就是我的家长 。”
医生下了病危通知书 。刘志强和卢丽躺在相邻的病床上,靠呼吸机维持生命 。每天只有10分钟探视时间 。在那10分钟里,刘梦佳会帮父母捏捏腿,擦擦脸,握握手,说说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