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古塔诗词 宁古塔的真实历史背景是什么( 二 )


编辑本段文化
从顺治年间开始 , 宁古塔成了清廷流放人员的接收地 , 他们当中有抗清名将郑成功之父郑芝龙;文人金圣叹家属;著名诗人吴兆骞;思想家吕留良家属等等 。他们的到来 , 传播了中原文化 , 使南北两方人民的文化交流得以沟通 。流民的涌入改变了当地以渔猎为生的原始生活方式 , 教他们种植稷、麦、粟、烟叶 , 采集人参和蜂蜜 , 使农业耕作得到发展 。时存300年多年的国防重镇 , 遗留下许多历史文物 , 其中古城城东4公里的觉罗古城最为著名 , 传为清始祖发迹之处 , 城外有古坟多处 , 包括萨布素将军墓;城内庙祠有二三十座 , 可惜大部已损坏;还有天聪年间修建的大石桥和桥下的泼雪泉等 。宁古塔无塔 , 吴江学子吴兆骞(字汉槎)曾因科场案流放宁古塔二十三年 。末期好友顾贞观以《金缕曲》二首言于纳兰性德 , 通过大学士明珠(纳兰之父) , 吴才得回故园 , 三年后病逝 , 有《秋笳集》传世 。当时清朝朝廷的在案以它作为句点 , 因此“宁古塔”三个再平静不过的字成了全国官员 和文士心底最不吉祥的符咒 。任何人都有可能一夜之间与这里产生终身性的联结 , 而到了这里 , 财产、功名、荣誉、学识 , 乃至整个身家性命都会堕入漆黑的深渊 , 几乎不大可能再泅 得出来 。金銮殿离这里很远又很近 , 因此这三个字常常悄悄地潜入高枕锦衾间的恶梦 , 把许多的人吓出一身身冷汗 。据《研堂见闻杂记》写道 , 当时的宁古塔 , 几乎不是人间的世界 , 流放者去了 , 往往半道上被虎狼恶兽吃掉 , 甚至被饿昏了的当地人分而食 之 , 能活下来的不多 。[1]第一任宁古塔将军巴海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 , 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发配到宁古塔 。除了宁古塔外 , 还有尚阳堡 。尚阳堡在辽宁省开县东20公里处 。顺治四年 , 深秋季节 , 秋风瑟瑟 , 秋雨飘飘 。在清军占领的南京守军 , 正查进出城门的行人 。忽然 , 在一个欲离宁南下的广东和尚函可的行囊中发现了违禁品——一本记录抗清志士事迹的书稿 , 名叫《变记》 。清军大惊失色 , 立即将其扣押 , 并施展酷刑 , 但一无所获 。后刑部以“文字干预时事”罪判决 , 将其流放到关外沈阳 。顺治六年 , 函可逝于冰天雪地的异乡 。同年 , 山东高密山李因对当时的法律不满而上书皇上 , 换来了死刑 , 后皇上念其情有可原 , 改为杖责 , 徒步宁古塔;后又免其杖责 , 流放到尚阳堡 。可以想象在300多年前 , 那冰冷遥远的宁古塔是被流放人的土地 , 也是他们的第二故乡 。当他们对着“流放宁古塔”圣旨谢恩后 , 便迈着失落、沉重的脚步 , 带着夹板 , 带着不白的屈辱 , 经过几千里路途的艰辛和苦楚 , 来到这里 。这些人给这片黑土地带来的新鲜血液 , 也带来了文明 。“流人”创造了这片黑土地文明 , 创造了黑土地的博大精神 。开头儿咱们说了 , 宁古塔不是“塔” , 那又干嘛取了个“塔”字呢?相传 , 清皇族的远祖有兄弟六个 , 曾居住在这里 。满语谓六为“宁古” , 个为塔 , 古称“宁古塔” , 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六个” 。应该说我的老姓和宁古塔有着不解的渊源 , 因地而得名 。如居住宁古塔地区的就叫“宁古塔氏” 。除了姓宁的 , 姓刘的汉姓 , 也叫“宁古塔氏” 。目前满族人基本上使用了汉姓 , 如:爱新觉罗 , 汉姓是:肇、金、罗、德、洪、依、海、艾、铁、依尔根觉罗的汉姓是:赵、佟佳的汉姓是:佟、瓜尔嘉的汉姓是:关、白、汪、鲍、马佳的汉姓是:麻、马、盛佳的汉姓是:沈、兀扎喇的汉姓是:吴、乌、委赫的汉姓是:石、富察的汉姓是:富、傅、索卓罗的汉姓是:索、纳喇的汉姓是:那、南、宁古塔的汉姓是:宁、刘、赫叶勒的汉姓是:何、赫、尼玛察的汉姓是:杨、良嘉的汉姓是:粱、果尔勒斯的汉姓是:高、舒穆禄的汉姓是:舒、宿、钮咕噜的汉姓是:纽、郎、齐佳的汉姓是:齐、喜塔拉的汉姓是:祖、图、希、他塔喇的汉姓是:唐、完颜的汉姓是:汪、王、完、西林觉罗的汉姓是:鄂、鄂佳的汉姓是:鄂、扎库塔的汉姓是:张、库雅喇的汉姓是:胡、阿克占的汉姓是:雷、扎思乎里的汉姓是:贾、萨科达的汉姓是:仓、徒萨的汉姓是:徒、宏佳的汉姓是:宏、锁吉的汉姓是:锁、鄂托的汉姓是:曹、沙垃的汉姓是:沙、库奔的汉姓是:库、惠何的汉姓是:惠、英佳的汉姓是:英、洪额奇的汉姓是:洪、伊喇厘的汉姓是:李、墨尔迪勒的汉姓是:孟、白额吉吉特的汉姓是:白、文扎的汉姓是:文、巴约特的汉姓是:高、巴、万琉哈的汉姓是:万、朱舍狸的汉姓是:朱、郭洛奔的汉姓是:郭、乌苏里的汉姓是:武、伊图玛的汉姓是:伊、余乎鲁的汉姓是:余、尼玛哈的汉姓是:于、俞 。等等 。根据老人们说 , 我的祖先在清朝是个将军 , 在一次战役中被敌军砍下了头颅 。朝廷为表彰和抚恤赐了金头 , 置在尸身之上 , 有位远房的亲戚听一为研究清史的学者说 , 过去在北海有一块碑 。在十几年前我去找了 , 但都没有找到 , 也许是讹传 。听说在傅作义的军队进北京时 , 墓被刨了 , 可以想见金头肯定是不会有了 。宁古塔–承载了三百多年的历史 , 而被流放在这里的人们目睹了世事沧桑 。宁古塔–听到过流人的浅酌低唱和痛苦呻吟 , 也见证了长空飞雁和硕米肥鱼 。宁古塔–满族的发源地 。这里是流人断魂的墓志和思归的梦乡 , 也是满族后人追忆的的故乡 。面对天下苍生和满朝文武而言之滔滔 , 文之灼灼 。言辞冒犯了天朝威严 。面对龙颜大怒 , 妻离子散 , 邻里株连的痛苦声直干云霄 , 不绝于耳 。宁古塔–透着一种无可比拟的沉重和已是一片历史的汪洋 。文人才子的特殊境遇 1658年(顺治十五年)6月14日 , 清廷规定:挟仇诬告者流放宁古塔 。宁安与海林就是当年“宁古塔”的所在地 。清代 , 不少文人学子因文字狱或科场案被流放宁古塔 。他们当中有郑成功之父郑芝龙 , 大文豪金圣叹的家属 , 思想家吕留良的家属 , 安徽方拱乾、方孝标家庭 , 浙江扬越、杨宾父子 , 著名诗人吴兆骞 , 佛学家函可 , 文人张缙彦等等 。当他们历经了人生的浩劫 , 生活进入常态 , 文化意识顽强复苏之后 , 这片相对蛮荒的土地便有了人文的色彩和真理的力量 。佛学家函可传授佛法 , 教授农耕和商贾;杨越传播耕作技术 , 并教人改“掘地为屋”为“破木为屋”;方拱乾著《宁古塔志》;吴振臣著《宁古塔纪略》;张缙彦著《宁古塔山水记》;杨宾著《柳边纪略》 。而早在南宋时期 , 具有“宋代苏武”之称的南宋名臣洪皓 , 在出使东北 , 被金人扣留的时候 , 已经在晒干的桦树皮上默写出《四书》 , 教村人子弟 。在宁古塔众多的流人中 , 文学造诣最高 , 名气最大的是吴兆骞 。他五十四年的生命中 , 在宁古塔生活了二十二年 , 宁古塔这个“塞外绝域”的山山水水 , 风土民情深深地留在了他的记忆中 , 凝固于他的笔端 , 他将自己戍居塞外的不同思绪 , 写成著名诗词集《秋笳集》和《归来草堂尺牍》流传于后世 , 让今天的人们有幸了解三百多年前的东北和宁古塔 。宁安市政协主席关治平 , 在《流人吴兆骞与“秋笳集”》一文中写道:流人到宁古塔各旗 , 都分给住房、耕牛和土地 。宁古塔的官吏及当地百姓十分敬重这些读书人 , 高看一眼 。流人在宁古塔 , 虽是刑余之人 , 尚且自由 , 从大将军到副都统、协领、佐领大都与交结为友好 , 而文人们还可经常相聚 。吴兆骞虽有文才在身 , 但不会耕作 , 又无生存之道 , 初到之时意气消沉 。后来 , 吴兆骞就利用自己的长处开馆授徒 。他的文采被官方和同去的流人所看重 , 第一个教的是宁古塔第一个流人陈嘉猷的长子陈光召 , 他也是吴兆骞最钟爱的弟子 。后来 , 巴海将军专门聘吴兆骞为书记兼家庭教师 , 教授他两个儿子额生、尹生读书 。仁者乐山 , 智者乐水 。流放在宁古塔的文人 , 时而相聚饮酒赋诗 , 时而又寻密探幽 , 登临山水 。他们都撰有宁古塔的记述 , 以山川风土人情为最多 , 还为宁古塔的名胜命名 。吴兆骞、张缙彦在新城西门外的鸡陵山下发现了著名的泉水 , 称之为北国名泉 。张缙彦为之命名“泼雪泉” , 并请来石匠帅奋于此泉附近悬崖的石壁上勒石 。游西山 , 探访东山白石崖 , 到东京城(渤海上京城)去寻访古迹 。寄情于山水之间 , 是流人的苦中之乐 。文武相融的和谐时代吴兆骞等一批著名流人在宁古塔 , 受到了宁古塔将军巴海、副都统安珠瑚、萨布素等人的优待 。史料记载:宁古塔将军巴海身材魁梧 , 威风凛凛 , 浓眉亮眼 , 方口直鼻 , 稍见狭长的脸盘呈现松果籽般的紫铜色 。当边境发生战事 , 这位英武的大将军便披盔挂甲 , 头顶红缨 。每临战阵 , 他都气宇不凡 , “左手按刀 , 右手执令旗” 。巴海任宁古塔将军25年 , 开基建设宁古塔新城 , 招抚团结满洲各部 , 抗击防御沙俄入侵 , 重视融合满汉文化 。康熙大帝诗称:“丰沛旧臣 , 疆场重寄 , 宣威布德 , 招来远人 , 联甚嘉焉 , 爱赐篇章 , 以旌乃绩 。”宁古塔副都统 , 首任将军萨布素 , 在宁古塔土生土长 。据史料记载 , 萨布素气宇轩昂 , 墩实得如半截黑塔 , 宽宽的额头闪着亮光 , 向外突出的浓眉下 , 是一双充满智慧的虎眼 。他天资聪慧 , 性格朴素 , 幼年跟随父亲习练骑射 , 深得老将军沙尔虎达的赏识 , 被选拔到宁古塔读书 。因为有著名的长白山、黑龙江和松花江 , 中国东北被称为“白山黑水” 。满族人视长白山为发祥地 , 尊为神圣 。长白山雄踞东北大地 , 绵延八千余里 。为朝拜自己的发祥地 , 康熙帝钦点内大臣爱新觉罗武默纳到长白山瞻礼 。萨布素带着吴兆骞一同勘察长白山主峰 , 于是有了《长白山赋》 。在吕永林编著的《宁古塔人物》中 , 有这样一段话:月余返回 , 宁古塔将军衙署设宴欢迎萨布素 。吴兆骞感激萨布素 , 席间构思长白山赋构思 , 即兴诵出 , 满座皆惊 。成篇后 , 萨布素请武默带回京城 , 康熙帝亲阅《长白山赋》后 , 赞赏有加 。与流人交情深厚的萨布素 , 是继巴海之后总理新城军政的又一位奠基人 , 正是因为他的文韬武略 , 成就了宁古塔两个世纪的辉煌 。他以自己非凡的智慧和壮举赢得了宁古塔民众的拥戴 , 因抗击沙俄入侵功勋卓著 , 被誉为中华名将 。吴兆骞以诗赞颂:“丹墀诏下拜轻车 , 千里雄藩独建牙 。共道伏波能许国 , 应知骠骑不为家 。星门昼静无烽火 , 雪海风清有戍笳 。独臂秋鹰飞(革空)出 , 指挥万马猎平沙 。”商业繁荣的文化因素 当流人来到宁古塔时 , 带来了中原的先进文化 , 也带来了先进的经营方式——“倡满人耕而贾” 。在这方面卓有建树的当属杨越 。这位被描述为大个头、大脸盘、大眼睛、大胡子、大嗓门儿的人 , 任侠慷慨 。他走街串户 , 怀人们交谈 , 提出见解 , 向满人讲述耕作技术 , 教人们经商 。刚到宁古塔时没米下锅 , 他就在街头摆上地摊 , 拿自己的物品与当地人换粮食 。杨越的妻子烹饪技术出色 , 夫妻二人开了一座糕饼铺 , 还制作绍兴风味小吃 , 每天食客盈门 。当有人求艺的时候 , 杨越与吴兆骞是邻居 , 两人交往密切 , “谈心夜夜入三更” , 和其他流人也是“雪窖联吟 , 冰天共酌” 。当有人求艺的时候 , 他毫无保留 。他把从家乡带来的布帛、丝絮拿来与人交换 , 教当地人把人参、貂皮拿到市场上交易 。因宁古塔盛产人参、貂皮 , 从北京、盛京(今沈阳)等地来的商人多了起来 , 商业贸易活动繁荣起来 , 建立起了跨区域的贸易体系 , 并与图门江对岸的朝鲜建立了贸易关系 。《柳边纪略》载:“宁古塔人每年一次 , 往高丽会宁府互市 , 亦以八月 。然命下遣官监视 , 每年十一月方行 。市会宁者 , 多以羊皮袄、布匹 , 往易牛、马、纸、布、瓮 , 而书特贵 。康熙初 , 姚琢以《明季遗闻》易牛一头 。” 商贸的繁荣 , 使宁古塔新城呈现出“商贩大集 , 南产珍货 , 十备六七 , 街市充溢 , 车轿照耀”的景象 。为了开发交通 , 以利通商 , 发展经济 , 萨布素亲自丈量宁古塔至吉林的里程 , 建立驿站 , 便有了商贾络绎不绝的景象 。杨彬在《柳边纪略》载:“康熙十六年 , 宁古塔梅勒章京萨布素 , 以绳量道里 , 两庹为丈 , 百八十丈为里 。自宁古塔西关门始 , 至船厂东关门止 , 凡九万八千丈 , 为五百五十里 。今分八站 , 作六百三十余里 , 然以中国之里较之 , 直千里之外矣 。”萨布素对流人礼遇有加 , “雅重文士待以殊礼” 。受流人学者的影响 , 萨布素建起了藏书二百余卷的书房 , 命名“经文纬武书房” , 匾额高悬正堂 , 侧幅为“万里壮龙韬旌鼓生风气自壮 , 三军雄虎节笳角晓鸣天为高” 。他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大胆启用流人学者 。当流人学者生活遇到困难时 , 官方长进行接济 。他们行动有一定的自由 , 耕种土地 , 也进行一些经商活动 。吴兆骞在《归来草堂尺牍》写道:“宁古塔地方 , 乡绅举人俱照中国(内地)一样优免 。”文化改变了生活和历史 为改变当地人“耕者绝少 , 弥望无庐舍”的状况 , 积极传播中原地区先进耕作技术 , 并教人们“破木为屋 , 覆以其皮(兽皮)” 。在自己家中设立“读书草堂” , 把《五经》、《史记》、《汉书》、《李太白全集》作为教材 ,  义务教书育人 。巴海将军请杨越到自己家中给两个儿子讲授汉学 , 受到启发后 , 办起了龙城书院——宁古塔第一所官学 。宁古塔时期 , 流人可以不当差 , 不纳粮 , 生活困难时 , 还能得到救济;流人们常常是官吏们的座上客 , 经常陪宴、陪饮 , 每当将军、副都统有重要差事 , 如巡边、作战、进京朝见出行之前 , 吴兆骞都要做诗相赠 。在《秋笳集》中有许多这样的诗 , 《陪诸公饮巴大将军宅》、《奉送大将军安部海东》、《送阿佐领奉使黑斤》 , 描写的大都是为官吏送行 , 也看出彼此间相交浓厚 。在谪戍宁古塔的二十多年中 , 吴兆骞看到这里物产富庶 , 有许多特产 , 多年之后 , 他都不能忘怀 , 如人参 , 饮人参水可以强体 。各种动植物都常常出现在吴兆骞的笔下 。在《宁古塔纪略》中有这样一段 , 吴兆骞南归之后 , 病重之时 , 仍想用他在宁古塔所居的寒舍外采的蘑菇来熬汤喝 。同时 , 他也看到当地满族人有着十分纯朴的民风民俗 。关治平在文章里写道:“苦寒绝地的山山水水和风土民情 , 都收入到诗人的笔下 , 读他的《秋笳集》 , 你会感到那漫天白雪中的金戈铁马 , 大河日落的壮丽图景 , 仰望万古悲凉中的豪迈 , 审视一枝一叶的情结 。” 历史以残酷的方式做出了多情的选择 。流人们对这块土地进行了文化的启蒙 , 并延续了绵绵不绝的灵脉 。正如余秋雨先生所说:“东北这块土地 , 为什么总是显得坦坦荡荡而不遮遮盖盖?为什么没有多少丰厚的历史却快速进入到一个开化的状态?至少有一部分 , 来自流放者心底的那份高贵 。”穿过历史 , 今天的牡丹江 , 山依然那么清秀 , 水依然那么灵动 。在波涛汹涌的时代浪潮中 , 牡丹江没有退缩 , 靠着努力和奋进 , 跨入了国家先进文明城、卫生城、拥军模范城行列 。而通达的对俄边境贸易口岸 , 给予人们的 , 不再是对遥远异域的眺望 , 而是对商机的捕捉、把握和对发展的追求 。正是有了历史传承的文化力 , 才有了我们今天发展和进步的底蕴 , 有了崛起的支点 。因此 , 当我们站在现实的土地上回望的时候 , 心里总有一种感激——那是对历史文化的崇敬 , 对文化传播者的深情敬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