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名家诗词篇 唐宋诗词中的友情( 八 )


4.杜甫评传,莫砺锋 。将我与我同学的一句话合体,那就是现在讲杜甫的有两个人打动我们,一个是叶嘉莹,一个是莫砺锋 。莫先生作为南京大学著名教授,在杜甫研究方面很有心得~~这本书比较厚重,却是比较全面的介绍了杜甫的诗与人的 。
5.唐宋名家词选,龙榆生 。诗歌的选本如果推唐诗三百首,词我较推重这本 。或许因为一些政治原因,龙榆生相对不为大众知晓,但他的选本无论在篇目还是在音韵上,都蕴含很多东西 。另外不仅局限于阅读唐宋词的朋友可以读读他的近三百年来名家词选,明清词会让我们刮目相看的 。
6.唐诗杂论,闻一多 。我一直觉得中学语文课本与政治历史课将闻一多平面化了 。其实他的古典文学研究别有成就 。闻一多论唐诗感情浓郁想象丰富,读起来特别热烈,特别富于色彩 。
唐宋诗词值得推荐的书有太多太多,手机党码字这么多也是真心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读古典诗词,感受诗词之美 。
唐宋诗词鉴赏资料 急求啊柳永《雨霖铃》原文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 。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美(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注释
1、此调原为唐教坊曲 。相传玄宗避安禄山乱入蜀,时霖雨连日,栈道中听到铃声 。为悼念杨贵妃,便采作此曲,后柳永用为词调 。又名《雨霖铃慢》 。上下阕,一百零三字,仄韵 。这首词选自《全宋词》,雨霖铃又作雨淋铃 。这首词是他离开都城汴京(现在河南开封)时写的,抒发了跟情人难分难舍的感情 。
2、对长亭晚:面对长亭,正是傍晚时分 。
3、骤雨:阵雨 。
4、门帐饮:在京都郊外搭起帐幕设宴饯行 。无绪;没有情绪,无精打采 。
5、方留恋处:一作“方留亦处” 。
6、兰舟:据《述异记》载,鲁班曾刻木兰树为舟 。后用作船的美称 。
7、凝噎:悲痛气塞,说不出话来 。即是“凝咽” 。
8、去去:重复言之,表示行程之远 。
9、暮霭:傍晚的云气 。
10、沉沉: 深厚的样子 。
11、楚天:南天 。古时长江下游地区属楚国,故称 。
12、清秋节:萧瑟冷落的秋季 。
13、经年:经过一年或多年,此指年复一年 。
14、千种风情:形容说不尽的相爱、相思之情,风情:情意 。
15、无绪:没有心思,心情不好 。
16、寒蝉:蝉的一种,又名寒蜩(tiáo) 。
作者
柳永,(约987年—约1053年),崇安(今福建武夷山)人 。北宋词人,婉约派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之一,代表作《雨霖铃》 。原名三变,字景庄 。后改名永,字耆卿 。排行第七,又称柳七 。为“慢词”的发展起到了极大的作用,是推动人的代表,但因经常为歌妓写词,曾被一度认为是风流之人而仕途不佳,郁郁不得志过 。但后为宋朝进士,官至屯田员外郎,故世称柳屯田 。他自称“奉旨填词柳三变”,以毕生精力作词,并以“白衣卿相”自许 。因他的一首《鹤冲天》中有“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以及“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等词句 。创作《鹤冲天》当年考取进士 。谁知“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传入仁宗耳中,于是一句“浅斟低唱去罢”导致柳永成为了北宋第一个专业写词的词人 。做过屯田员外郎一类的小官,世称柳屯田 。柳永是北宋时代大量制作慢词的第一人 。他通晓音律,熟悉旧调,并善于吸收民间语言,明白晓畅,流传甚广 。“凡有井水饮处,既能歌柳词”(叶梦得《避暑录话》卷三) 。作品概括为三类:一是写都市生活的繁华,二是男女情爱的苦痛,三是羁旅行役的悲伤 。其作品往往把写景、叙事、抒情融为一体,使慢词发展成为与小令双峰并峙的成熟的文学样式 。作品集《乐章集》 。
背景
宋都汴京 ( 今河南开封 ) 是柳永逗留时间较长的地方 。《雨霖铃》就是他离开京城时所写 。柳永因作词忤仁宗遂“失意无俚,流连坊曲”为歌伶乐伎撰写曲子词 。此词为柳永从汴京南下时与一位恋人的惜别之作 。倾吐深深的离愁时,也抒发了对自己遭遇的感慨和受压抑的愤懑 。
译文
秋后的蝉叫得是那样地凄凉而急促,面对着长亭,正是傍晚时分,一阵急雨刚停住 。在京都城外设帐饯别,却没有畅饮的心绪,正在依依不舍的时候,船上的人已催着出发 。握着手互相瞧着,满眼泪花,直到最后也无言相对,千言万语都噎在喉间说不出来 。想到这回去南方,这一程又一程,千里迢迢,一片烟波,那夜雾沉沉的楚地天空竟是一望无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