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名家诗词篇 唐宋诗词中的友情( 六 )


90. 《离别在今宵:唐人送别诗100首》,白晓朗、黄林妹评注,1991年9月
91. 《新编唐诗三百首》,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年 。将所选333首诗归为10类 。
92. 《盛唐边塞诗评》,漆绪邦,山西人民出版社,1987年
93. 《唐代边塞诗选注》,胡大浚主编,甘肃教育出版社,1991年(1990年?)
94. 《唐代边塞诗选注》,孙全民,合肥:黄山书社,1992年9月
95. 《中国诗歌宝库·唐诗选》(上下册),赵昌平,上海书店,1993年8月
96. 《中国诗歌宝库·宋诗选》,陈达凯,上海书店,1993年8月
97. 《新编宋诗三百首》,吴在庆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年9月 。将所选339首诗归为9类 。
98. 《唐诗分类研究》,张浩逊,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年7月
99. 《唐风宋韵新吟》陈晋编,万卷出版公司(前辽宁画报出版社),2005年9月;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年1月 。此书收集了一些以思想旨趣见重的唐宋诗词,并把所选入的作品分为时令、山水、劳动、感悟、情谊、品格、政治、友邻八篇 。多数篇目下,又划出若干专题类别 。在这些诗词的介绍中还添加了阅读导读与感悟文字,为读者欣赏唐宋诗词提供了借鉴 。本书的编选工作,从选目、编排、前言到导语、会心一悟文字以及注释,历时半年,共易十四稿 。
唐宋名家诗词篇 唐宋诗词中的友情

古诗词名家有哪些古诗词名家如下:
1、李白 ,字太白,汉族,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 。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 。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 。
2、杜甫 ,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盛唐大诗人,号称“诗圣” 。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 。
3、苏轼(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 。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 。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
4、李商隐 ,晚唐著名诗人,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 。杜牧与他齐名 。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 。有《李义山诗集》 。
5、陆游(1125—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著名爱国诗人 。
中国的古诗词名家还有很多,比如李清照、柳宗元、白居易等,他们都在各自擅长的领域大放异彩、各领风骚,为后人留下脍炙人口的不朽诗词 。
喜欢唐宋诗词的朋友,请帮个忙!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提到他,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 。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
嘉佑六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入第三等,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丁忧扶丧归里 。熙宁二年(1069)服满还朝,仍授本职 。
苏轼几年不在京城,朝里已发生了天大的变化 。神宗即位后,任用王安石支持变法 。苏轼的许多师友,包括当初赏识他的恩师欧阳修在内,因在新法的施行上与新任当国王安石意见不合,被迫离京 。朝野旧雨凋零,苏轼眼中所见的,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

【唐宋名家诗词篇 唐宋诗词中的友情】

苏轼因在返京的途中见到新法对普通老百姓的损害,故很不同意宰相王安石的做法,认为新法不能便民,便上书反对 。
这样做的一个结果,便是像他的那些被迫离京的师友一样,不容于朝廷 。于是苏轼自求外放,调任杭州通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