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被贬了几次,被贬后写了什么诗或词,心情是什么样的( 七 )


“忽然”两句,写一阵巨风,江面倏忽变化,涛澜汹涌,风云开阖,一个渔翁驾着一叶小舟,狂风巨浪中掀舞 。
至此,作者的描写奇峰突起,情境由静变动,自自然然地过渡到全词着意表现的重点:一位奋力搏击风涛的白发老翁 。
这位白头翁的形象,其实是东坡自身人格风貌的一种象征 。
以下几句,作者由风波浪尖上弄舟的老人,自然引出他对战国时楚国兰台令宋玉所作《风赋》的议论 。
作者看来,宋玉将风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是十分可笑的,是未解自然之理的生硬说教,白头翁搏击风浪的壮伟风神即是明证 。
其实,庄子所言天籁本身绝无贵贱之分,关键于人的精神境界的高下 。
他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这一豪气干云的惊世骇俗之语昭告世人:一个人只要具备了至大至刚的浩然之气,就能超凡脱俗,刚直不阿,坦然自适,任何境遇中,都能处之泰然,享受使人感到无穷快意的千里雄风 。
苏轼这种逆境中仍保持浩然之气的坦荡的人生态度,显然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
这首词艺术构思和结构上,具有波澜起伏、跌客多姿、大开大合、大起大落的特点 。
下片的描写和议论,豪纵酣畅,气势磅礴,词中出没风涛的白头翁形象,犹如百川汇海,含蓄地点明全篇主旨,给读者以强烈的震撼 。
全词熔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既描写了浩阔雄壮、水天一色的自然风光,又其中贯注了一种坦荡旷达的浩然之气,展现出词人身处逆境却泰然处之、大气凛然的精神风貌,充分体现了苏词雄奇奔放的特色 。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欧阳文忠公尝问余:“琴诗何者最善?答以退之听颖师琴诗最善 。
公曰:此诗最奇丽,然非听琴,乃听琵琶也 。
余深然之 。
建安章质夫家善琵琶者,乞为歌词 。
余久不作,特取退之词,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以遗之云 。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 。
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 。
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 。
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 。
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 。
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 。
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
苏轼词作鉴赏 此词是根据唐朝诗人韩愈(字退之)写音乐的名作《听颖师弹琴》改写的,大约作于苏轼元佑年(1087)京师任翰林学士、知制诰时 。
词的写作过程是对韩诗“稍加隐括,使就声律”,也即按照词牌的格式和声律来“矫制”韩诗,一则增添新内容,二则减去原作中的部分诗句,三则利用原诗句稍加变化,以创新意 。
苏词从开头到下片的“一落百寻轻”均写音乐,写音乐的部分比韩诗增加了十个字,占了全词百分之七十多的篇幅,使得整个作品更为集中、凝练、主次分明,同时又保留了韩诗的妙趣和神韵 。
词先写乐声初发,仿佛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一对青年男女亲昵地切切私语,谈受说恨,卿卿我我,往复不已 。
“弹指泪和声”倒点一句,见出弹奏开始,音调既轻柔、细碎而又哀怨、低抑“ 。
”忽变“三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气宇轩昂的勇士,镇然骤响的鼓声中,跃马驰骋,不可阻挡 。
”回首“两句,以景物形容声情,把音乐形象化为远天的暮云,高空的飞絮,极尽...
苏轼被贬了几次,被贬后写了什么诗或词,心情是什么样的
一、被贬黄州 乌台诗案出狱以后,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 。
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苏轼到任后,心情郁闷,曾多次到黄州城外的赤壁山游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 。
二、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 。
《满江红》 怀子由作 苏轼 清颍东流,愁来送、征鸿去翮 。
情乱处,青山白浪,万重千叠 。
孤负当年林下意,对床夜雨听萧瑟 。
恨此生长向别离中,雕华发 。
一尊酒,黄河侧 。
无限事,从头说 。
相看恍如昨,许多年月 。
衣上旧痕余苦泪,眉间喜气占黄色 。
便与君,池上觅残春,花如雪 。
三、绍圣元年(1094年),苏轼被贬为远宁军节度副使,惠州(今广东惠阳)安置 。
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