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初中生古典诗词的鉴赏能

诗词是中国瑰丽的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 赏析诗词不仅能感受到它昭示了五千年古国的文化底蕴 , 更对自身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文化修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是诗人抒发情感的方式 , 是文学与艺术的源头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诵读古代诗词 , 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 , 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初中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 是指初中生对古诗词的内容、形式、风格的鉴别与欣赏的能力 , 是初中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和人文修养水平的综合反映 。但同时 , 古诗词鉴赏也是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那么 , 如何让培养学生古诗词鉴赏能力?
一、从诵读入诗境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诗歌富于音乐美 , 琅琅上口 , 悦耳动听 , 便于诵读 。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 , 只有反复吟诵 , 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 , 理解诗词要表达的中心 。一般来讲 , 古诗词诵读教学应包括整体把握、细节品味、完整诵读、课后巩固四个阶段 。诵读是理解古诗词内容的基础 。因此 , 在古诗词教学中 , 教师要注重“读” , 让学生通过不同层次的诵读 , 感受古诗词中的节奏、意境和情感 , 为学生更深层次地体会古诗词的情韵奠定基础 。读主要分为三种:音读、意读、情读 。
1.音读
就是让学生掌握古诗词中字词的读音 , 初步理解古诗词 , 掌握朗读的节奏和语感 。通过对古诗词朗诵节奏的掌握 , 学生可以确切地理解作者寄寓于诗词中的喜悦、悲伤、抑郁、哀愁等不同的情感 。
2.意读
就是在音读的基础上 , 让学生结合注释和工具书 , 通过对诗词的进一步理解 , 深刻理解诗词表达的情感 , 在朗读的过程中理解诗句的含义 , 真正读出诗词的气势 。如读“大江东去 , 浪淘尽 , 千古风流人物”时 , 应读出诗中的恢弘气势;读《天净沙・秋思》时 , 应读出诗人惆怅、无奈和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
3.情读
就是让学生借助节奏、语感和对字词的理解 , 将自己从诗词中体会到的情感 , 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 并且结合自己的理解 , 在脑海中将诗词中的画面勾勒出来 , 经过这一过程 , 可以培养学生养成边读边想象生动情景的习惯 , 从而能够更好地领悟诗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
二、走近诗人的生活
优美的诗词与作者所处的时代、生活经历、文化底蕴密切相关 。想要真正彻底地读懂一首古诗词 , 就必须了解它的作者 。拉近学生和诗人的时空距离 , 帮助学生产生和诗人思想感情相契合的心理情绪 。每个诗人由于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不同 , 他们的诗歌往往也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如李白的诗 。解读诗歌 , 诗人是个重要信息 , 平时要尽量多地了解与诗人有关的信息 , 尤其是处于时代变迁之际的诗人 , 如唐安史之乱前后的诗人、由北宋而进入南宋的词人等 。对作者的风格有初步的了解 , 能给我们带来一定方便.
三、掌握一些诗词的基础知识 , 提高赏析能力
1.体会诗中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就是用来寄托诗人主观情思的客观物象 。意境是诗人的主观思想感情与诗中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一种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 。要领会一首古诗中的意境 , 至少要弄明白以下几个问题:
(1)诗中写了哪些景物形象(即意象) 。(2)这些景物形象引发的作者怎样的联想?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常见诗歌意象及其意义:月――思乡 , 梅――傲雪、坚强、不屈不挠 , 菊――隐逸、高洁、脱俗 , 花开――希望、青春、人生的灿烂 , 花落――凋零、失意、人生、事业的挫折 , 黄叶――凋零、美人迟暮、新陈代谢 。
2.了解古诗词常用的表现手法
(1)直接抒情 。作者在诗词中把内心强烈的感情不加掩饰地直接叙述出来 , 让强烈的感情激流直接倾泻而出 。如张养浩《潼关怀古》中的“兴 , 百姓苦;亡 , 百姓苦 。”作者直接抒发对统治者连年征战或大兴土木 , 而无视人民疾苦的痛恨之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