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好小学语文古诗( 二 )


古诗文是思想的精华,智慧的源泉,是古人用心灵中流淌出的动听的乐章、描绘的迷人的画卷.除了学完课本中的诗文,还应向学生推荐相关的诗书让他们课外诵读.学生通过课外诵读,展开联想和想象,品味诗文的语言,步入诗文的境界,就会得到很多课外的积累.学生一旦有了大量的课外的诵读与积累,反过来,就会大大地促进我们语文的教学.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中华文化,绚丽多姿.特别是我国的古诗,更是我国语言中的珍宝,艺海的奇葩,是民族文化精华的积淀和展示,也是世界文化宝藏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炎黄子孙,龙的传人,传承和弘扬伟大的民族文化是我们共同的职责.在教学小学古诗文,我体会到,要让学生喜欢和学好古诗文,以上就是我个人总结的经验.
小学必背古诗文160首有哪些咏鹅 (唐)骆宾王 鹅 ,  鹅 ,  鹅 ,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  红掌拨清波 。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 ,  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想见不相识 ,  笑问客从何处来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  二月春风似剪刀 。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 ,  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 ,  春风不度玉门关 。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 ,  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 ,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  花落知多少 。凉州词 (唐)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 ,  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 ,  古来征战几人回 。出塞 (唐)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光 ,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  不教胡马度阴山 。从军行 (唐)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 ,  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 ,  不破楼兰终不还 。芙蓉楼送辛渐 (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光无故人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 ,  遍插茱萸少一人 。别董大 (唐)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 ,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已 ,  天下谁人不识君 。静夜思 (唐)李白 床前明月光 ,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 ,  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 ,  飞在青云端 。仙人垂两足 ,  桂树何团团 。白兔捣药成 ,  问言与谁餐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尽 ,  疑是银河落九天 。赠汪伦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将欲行 ,  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 ,  不及汪伦送我情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 ,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  只有敬亭山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  惟见长江天际流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  轻舟已过万重山 。秋浦歌 (唐)李白 白发三千丈 ,  缘愁似个长 。不知明镜里 ,  何处得秋霜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  孤帆一片日边来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 ,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  便下襄阳向洛阳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  门泊东吴万里船 。赠花卿 (唐)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 ,  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 , 
如何教好小学语文古诗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有哪些教师要教得好 , 让学生学得好 , 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古诗教学要设计得精彩握要 , 首先教师必须对古诗文相当熟悉 , 对古诗文有一定的理解和研究 , 最好还能对其中一些古诗文有独特的体会和感受 , 从而想方设法引导学生进入对古诗文的欣赏与品味之中 。大量的文献显示 , 当前古诗教学关注四大方面的内容 。第一、创作背景;第二、分析与理解;第三、欣赏与体验;第四、朗读与背诵 。这四个大方面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古诗教学的主要内容 。在探索有效古诗课堂教学研究中 , 小学古诗词教学设计分七步进行:一、激趣导入 , 揭示课题古诗导课的方式与阅读教学的导课方式类似 , 即:间接导课与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即通过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 提出所要学习的课题 , 并板书课题 。间接导入的方式很多 , 如:故事导入法、疑问导入法 , 预习导入法 , 背景导入法等等.不管哪种导入法都与教学内容有关 , 是对教学内容的一种铺垫和衬托 。如:我执教的《回乡偶书》采取的就是间接导入法 , 由已学过的诗人贺知章的《咏柳》来唤醒学生对诗人的再现进而在增强孩子的求知欲的前提下进入本课的学习 。直接导课 , 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内容 , 板书课题 , 提出学习要求 , 学习新课 。就像本人执教的《泊船瓜洲》 , 从今天起我们进入第二组元的学习 , 随着今天的学习我们将认识一位宋朝诗人王安石 , 今天学习他笔下的一首诗板书课题 。二、背景介绍 , 知晓诗人 。古诗的创作背景包括时代背景、诗人创作此诗的境遇与心态等 。古诗深刻的历史文化背景 , 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好素材 , 是小学语文人文性的典型体现 。教师在课前让学生通过查询资料了解诗人及其创作背景 , 可以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并且新课程标准还指出:要利用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 , 要在课内外创设各种各样的交际情境 , 让每个学生无拘无束地进行口语交际 。因此处理好这部分教学内容 , 不仅可以增长历史知识 , 也可以使教学增添生趣 。像我在这一环节介绍诗人贺知章创作《回乡偶书》这首诗的背景 , 学生就会在这种情境中展开想象 , 获得情感体验 。课程标准对高年级阅读积累提出较高的要求:学习浏览 , 扩大知识面 , 能根据需要搜集有关材料 。我教学《长相思》在这一环节让学生交流对于纳兰性德你知道多少呢?这样既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品质 , 又训练学生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 还为下一步学习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做好准备 。三、自主学习 , 弄懂诗意 。《语文课程标准》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语文课程的四大理念之一 。指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 , 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 ,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 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 。这就要求教师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 , 营造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在这一环节中 , 教师要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策略 , 做到放和扶有机地结合 , 引导学生学习古诗 。首先要大胆地放 。先让学生自由讨论学习古诗的方法 , 然后让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去探索新知 , 弄懂诗意 。对于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 , 鼓励学生通过合作和帮助使一些似是而非的问题得到解决 。引导学生利用书上的图画 , 注释或其他工具书等帮助理解诗词的意思 。理解诗词的意思还应引导学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抓诗眼:例如王维的名句独在异乡为异客 , 每逢佳节倍思亲 。只要抓住一个独字 , 就更能理解异乡异客的感情了;只要抓住一个独字 , 就知道倍思亲时的孤单了 , 更能理解诗人见到别人团圆而自已只影形单的寂寞了 。(2)抓词语:例如 , 同是写送别的诗《芙蓉楼送辛渐》和《送元二使安西》 , 只要抓住诗句中的重点词 , 就能体会到诗人送别时的感情是不同的 。《芙蓉楼送辛渐》写到:寒雨连江夜入吴 ,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 , 一片冰心在玉壶 。其中用到了寒夜孤冰等词 ,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送别辛渐时心中充满了伤感与凄凉 , 到底送别的辛渐是何人呢?为何这样悲痛呢?一定与诗人的亲友有关 。(3)抓诗句:一首诗 , 每每有两句是重点句 , 有些甚至成为了名句 。那就抓住其中的重点去理解就行了 。例如《登鹳雀楼》的欲穷千里目 , 更上一层楼 。《静夜思》的举头望明月 , 低头思故乡 。《题西林壁》的不识庐山真面目 , 只缘身在此山中 。(4)抓诗题:有些诗 , 从它的题目 , 就可以知道整首诗到底写的什么内容 。例如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 从题目就可见作者在西湖上饮酒(欣赏风景?赋诗?)碰到了开头是晴朗的 , 后来下雨了这样的景象 。又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 , 如果不看题目 , 一读而知是写的夏天的荷花 。可要是结合诗题细读全诗 , 你就会发现作者是借物抒情 , 写下了对林子方上京为官的无限祝福 。四、诵诗想象 , 品诗悟情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 , 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 , 加深理解和体验 , 有所感悟和思考 , 受到情感熏陶 , 获得思想启迪 , 享受审美乐趣 。古诗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 博大精深 , 凝炼含蓄 。有着音乐、建筑、绘画、意境等在内的巨大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