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撰对联集

陈立夫自题联

天马自行空;
云龙远飞驾 。
——自题
此联是陈立夫96岁高龄时亲笔所书 , 当题款后 , 突然发现上下联颠倒 。想重写 , 可这时他感到有些气喘 , 力不从心了 。再细看看这副对联 , 觉得字写得还可以 , 便说:“即使有人看出上下联颠倒 , 也会原谅我这90多岁的老人 。”

头先发白因忧国;
事与愿违求脱身 。
——自题述怀

赏心悦目诗书画;
煮泉品茗色味香 。
——自题

卑贱不夺爱国志;
坦怀无愧民族心 。
——自题

合法、合情、合理 , 做成大事;
轻权 , 轻利、轻中 , 修得长生 。
——自题

陈立夫撰题联

礼言改正朔;
书曰作新民 。
——为南京社会服务处春联义卖撰联

古今弘正气;
天地溢纯情 。
——手书春联

至孝千秋一得;
笃亲万里同风 。
——题湖南省宁远县九嶷山舜帝陵

蛟龙东去欲探海;
崇楼北望可阅江 。
——1999年题江苏省南京市狮子山阅江楼
在南京北面的长江之滨 , 狮子山上 , 一座高达50多米的崭新仿古楼宇耸立在世人面前 , 隐约于金陵的晨曦与暮色之中 , 这就是最近落成 , 而六百年前朱元璋想建最终未建的阅江楼 。阅江楼建于海拔70多米的狮子山顶 , 狮子山原名卢龙山 , 在南京下关兴中门内 , 地势险要 , 是江边的制高点 , 附近建有烽火台 , 为兵家必争之地 。朱元璋曾在此地设伏 , 以8万人击退陈友谅的40万大军 。1999年在台湾年届99岁的国民党元老陈立夫为阅江楼欣然撰书了这副对联 , 书法厚实雄浑 , 和其内容一样气势磅勃 , 反映了作者开阔的胸襟与深厚的中华文化底韵 , 联想到其对台湾回归祖国的赞同态度与对大陆山川与人文的关切 , 不难体会到其中所蕴藏的爱国情怀 。

正直公平替天行道;

【陈立夫撰对联集】

慈祥肃穆济世存心 。
——题台湾省台南县北门乡鲲江村蚵寮南鲲鯓庙
台南县北门乡鲲江村蚵寮南鲲鯓代天府王爷庙 , 自肇建迄今 , 己垂320余年 , 是台湾省历史最悠久之古庙 。更由于规模宏大 , 庙宇巍峨 , 香火鼎盛 , 每年吸引游客 , 络绎不绝 , 多达400多万人 , 已成为全台王爷庙的总称 。代天府王爷由来汉民族之特性 , 就是以敬天思想为经,以祖先荣拜为纬 。敬天思想 , 乃对日月星辰、山岳河川等自然的崇拜 , 以代天巡狩表现在各庙宇 。而祖先崇拜 , 乃荣拜圣贤伟人 , 英雄豪杰 , 以传宗耀祖表现在各家庭 。《中庸》说:“天命之谓性 , 率性之谓道 , 修道之谓教 。”此虽是儒家思想 , 亦可谓道教之观念 。南鲲鯓代天府亦因此民族特性 , 可谓属於道教 , 但至於王爷之由来 , 甚难稽考 。按清·嘉庆年间 , 谢金銮在其续修台湾县志说:“邑又有称王公庙、大人庙、三老爷庙者 , 不知何神……查各坊里社庙 , 以五公大人称者甚夥……庙宇大小不一 , 概号曰代天府 , 神像俱雄而毅 , 或黝或赭 , 或白而晰 , 诘其姓莫有知者 。”此为比较古旧的文献记载 。又据连雅堂在其台湾通史说:“延平郡王入台后 , 辟土田 , 兴教养 , 存明朔 , 抗满人 , 精忠大义 , 震曜古今 。乃亡 , 民间建庙以祀 , 而时己归清 , 语多避忌 , 故闪烁其辞 , 而以‘王爷’称 。比如花蕊夫人之祀其故君 , 而假为梓潼之神也 。亡国之痛 , 可以见矣!其言代天巡狩者 , 以明室既灭 , 而王开府东都礼乐征伐 , 代行天子之事 , 故王爷之庙 , 皆曰代天府 , 而尊之为大人 , 为千岁 , 未敢昌言之也 。”此乃较近代的考证 。但五爷庙或代天府 , 可能比郑成功来台以前早有存在 , 所以连雅堂的考证不无为其扶明反清的思想所掩蔽 。……

陈立夫贺赠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