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夫撰对联集( 四 )


陈寔(104-187) , 东 汉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 字仲弓 。
陈琳(?-217) , 汉末文学 家 。
字孔璋 , 东汉广陵(今江苏扬州)人 , “建安七子”之一 。
陈登 , 字元龙 , 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 。
为人爽朗 , 性格沈静 , 智谋过人 , 少年时有扶世济民之志 , 并且博览群书 , 学识渊博 。
二十五岁时 , 举孝廉 , 任东阳(治今江苏省金湖县西)县长 。
陈宫(?-198年) , 字公台 , 东 汉末年吕布帐下谋士、大将 , 东郡东武阳(今山东莘县)人 。
陈群(?-236) , 三 国时魏国大臣 。
字长文 。
陈震(?—公元235年) , 字孝起 。
荆州南阳郡(今河南南阳)人 。
三国时期蜀汉官员 。
陈寿(233-297) , 西 晋史学家 。
又作长寿 , 字承祚 。
蜀 国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 。
著《三国志》 。
陈霸先 , 南朝陈创建者 。
陈高祖 , 保卫了汉文明和汉文化 , 让饱经战乱的南国大地脱离了水火 , 有了一个较长时期的稳定发展阶段开创了我国江南文化经济繁荣发展的历史时期 。
魏晋南北朝时期 , 是历史上最有名的动乱时期 。
陈霸先受到重用不久 , 就遇到了“侯景之乱” ,  是梁朝末年 , 东魏降将侯景发动的一场反叛梁朝统治的战争 。
公元549年 , 侯景攻入了梁朝都城建康 , 梁朝皇帝被困饿死 。
陈武帝陈后主(553-604) , 南朝陈皇帝 。
即陈叔宝 。
字元秀 , 小字黄奴 , 陈宣帝嫡长子 。
天嘉三年(562)立为安成王世子 , 太建元年(569)立为皇太子 , 十四年即位 。
大造宫室 , 亲信佞臣 , 不理政事 。
恃长江天险 , 不设边防 。
祯明三年(589)隋军直入建康 , 被俘至长安 。
隋仁寿四年卒于洛阳 , 追封长城县公 , 谥号炀 。
明人辑有《陈后主集》 。
陈后主陈安(?-323) , 十六国时秦陇人民起义军领袖 。
322年 , 在秦陇发动起义 。
氐、羌族人民纷起响应 , 众至十余万 , 他自称大都督、大将军、凉王 。
陈庆之(484-539) , 南朝梁将领 。
义兴国山(今江苏宜 兴西南)人 。
幼从梁武帝(萧衍) , 颇受信任 。
陈伯之 , 南朝梁大将 。
陈棱(?-619) , 隋将领 。
字长威 , 庐江襄安(安徽巢县)人 。
玄奘(602年-664年) , 俗名陈袆 , 洛川缑氏(今河南偃师)人 , 唐代高僧 , 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 , 汉传佛教史上最伟大的译经师之一 , 中国佛教法相唯识宗创始人 。
俗姓陈 , 名袆 , 出生于河南洛阳洛州缑氏县(今河南省偃师市南境) 。
玄奘13岁出家 , 629年从长安西游 , 历尽千辛万苦 , 到达印度 , 645年回到长安 , 带回经书657部 , 十年间与弟子共译出75部1335卷 , 还著有《大唐西域记》十二卷 , 他是中国著名古典小说《西游记》中心人物唐僧的原型 。
陈硕真(620—653) , 女 , 唐代睦州雉山梓桐源田庄里(今浙江淳安县梓桐镇)人 , 唐朝永徽四年(公元653年)的起义军的女首领 。
自称文佳皇帝 ,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女人 。
文佳皇帝陈硕真陈子昂(约659-700) , 唐代文学家 。
字伯玉 。
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
因曾任右拾遗 , 后世称陈拾遗 。
陈尧叟(961—1017) , 四川南充人 , 字唐夫 , 陈省华长子 。
端拱二年(公元989前)已丑科状元 , 授光禄寺丞、直史馆 , 历任河南东道判官、工部员朗 , 升广南路转运使、广南安抚使 。
陈尧佐(963—1044) , 四川南充人 , 字希元 , 陈省华次子 , 端拱元年进士及第 , 历任魏县、中牟县尉 , 知朝邑、真源诸县 。
陈尧咨(970—1034) , 四川南充人 , 字嘉谟 , 陈省华第三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