芙蓉楼送辛渐教案8则( 八 )


(4)群众诵读(配乐) 。
三、总结 。
板书:(古诗全文)
知识链接:王昌龄(~约756)唐代诗人 。字少伯 。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 。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任秘书省校书郎 。曾与孟浩然交游“二人数年同笔砚”(孟浩然《送王昌龄之岭南》) 。开元二十二年王昌龄又应博学宏词科登第授□水(今河南巩县东北)县尉 。开元二十七年因事被贬谪岭南途经襄阳时孟浩然有诗送他(《送王昌龄之岭南》) 。经湖南岳阳他有送李白诗《巴陵送李十二》 。次年他由岭南北返长安并于同年冬天被任命为江宁(今江苏南京)县丞 。世称王江宁 。在江宁数年又受谤毁被贬为龙标(今湖南黔阳)县尉 。李白有《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诗寄予深切的同情与怀念 。安史乱起王昌龄由贬所赴江宁为濠州刺史闾丘晓所杀 。王昌龄诗在生前就负盛名人称“诗家夫(一作天)子王江宁” 。他的七绝前人往往以之与李白并称 。
芙蓉楼送辛渐教案 七:
教材简析
这首诗大约作于开元二十九年以后 。王昌龄当时离京赴江宁(今南京市)丞任辛渐是他的朋友这次拟由润州渡江取道扬州北上洛阳 。王昌龄可能陪他从江宁到润州然后在此分手 。这诗原题共两首这一首写的是第二天早晨在江边离别的情景 。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要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 。语感强调了个人经验个人感悟个人语言修养 。语感从何而来古诗词则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好教材因为古诗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透过学生自主诵读教师范读材料补充教师引导补白等多种手段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使学生跨越时空捕捉到古人那悠远、空灵的气息陶冶情操充分体现并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学生个性化理解 。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正确、有感情地朗诵诗歌背诵积累送别诗 。
2.过程与方法
感悟诗歌的资料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体会朋友间深厚的情谊 。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
教学重点
能透过不同方式的读理解体会诗意感悟诗歌所描述的意境 。
教学难点
能在不断的补白及小练笔的过程中感悟作者内心理解人物品质 。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播放歌曲《相见时难别亦难》)
1.谈话:相见时难别亦难多情自古伤离别离别自古以来就是
最永恒、最凄美的话题多少文人墨客曾一度泼墨挥毫成就了一篇篇美文佳作唐代被称为“七绝圣手”的大文豪王昌龄也不例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齐来学习他的一首送别诗《芙蓉楼送辛渐》 。请同学们自读课题并说说透过诗题你明白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