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赏析( 二 )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接下来的这段精辟的阐述可说是苏轼走出其心灵阴霾的真实写照 。透过对水与月“逝者如斯”“盈虚如彼”的深刻观照作者捕捉到“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的生命本真 。于是“哀吾生之须臾”没有了“羡长江之无穷”消失了 。他最终彻底顿悟“天地之间物各有主 。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多么开阔的胸襟!多么旷达的精神!跳出心灵炼狱的苏轼开始尽情享受“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个性说说心情短语
你瞧这就是阴霾散尽的苏轼“洗盏更酌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这就是跳出炼狱的苏轼“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
赤壁赋赏析 二:
《赤壁赋》是宋朝大作家苏轼的一篇著名作品是一篇散文赋实际上也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 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贬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名义上是团练副使实际上是“罪人”宋神宗规定他“不得擅去安置所”“不得签署公事”应“思过而自新” 。他的处境、情绪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是他政治上最失意苦闷的一个时期当同时又是他创作上丰收的时期他前后写出了《赤壁赋》、《后赤壁赋》、《赤壁怀古》 念奴娇等著名作品 。
文章刚一开头作者就用秀丽的字句简明的笔法写出了时刻和自然风光使人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 。赋的起首三句从“壬戌之秋”到“游于赤壁之下”点明了时刻、地点、人物以及人物的活动 。作者应对“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的江景从“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这些动作上已经表现出愉快的情绪之后作者以轻快的笔触写出“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白露横江水光接天”这样欢快的语调“白露“点明是秋天”横江“点明地点是在江上 。表现出了在清风明月之间架舟行驶江面所引发的快感:“浩浩乎如凭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 。”作者写出了飘飘欲仙的神态好像身体在天空里架着风飞行脱离了现实社会抒发了作者心旷神怡的情绪和飘然欲举的超然之乐情和景已经到达融合的境地 。此时的泛舟感受也就是东坡词里的“我欲乘风归去”的情绪 。至此苏轼出游的乐趣到达了高潮 。
读此段文字我们好像也成了作者的客人坐在苇叶般的小船上有着同样的飘飘欲仙的感觉 。个性是“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这句其中“徘徊”二字“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天上的满月似乎也像游人一样深深陶醉在这良辰美景之中有意把脚步放得很慢、很慢真是妙不可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