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赋赏析( 四 )


最后一段苏东坡以回答客人的方式提出了另一种对宇宙对人生的看法他紧扣水月阐述了变与不变的辩证关联来攻破客人“羡长江之无穷 。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的理想 。作者向客人指出世界上的事物如同眼前的江水和明月一样 。江水日夜流“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而江水实际上并没有消失:月亮有圆有缺而月亮实际上并没有亏损 。因此“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我们若从变化的角度来观察那么一眨眼之间万事万物都在变化 。我们若从不变的观点来观察那么万物包括你我都是无穷无尽的你何必“羡长江之无穷抱明月而长终”呢?苏轼的回答反驳了客人的虚无看法阐明自己从宇宙的变化中看到人类和万物同样永久地存在着给予人生以用心好处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不是我们所有的“虽一毫而莫取” 。那么我们有什么呢?我们有江上的清风东山之上的明月听到的是风声看到的是皎洁的月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无穷无尽的宝藏我和你能够共同享受 。作者这种对人生和宇宙的看法是健康的、乐观的 。比唐代诗人陈子昂的“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更为达观与东晋诗人陶渊明的
“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精神相类似 。
苏东坡的这一番话把客人说服了于是在文章的最后出现了这样的场面:“客喜而笑洗盏更酌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 。相与枕藉乎舟中不知东方之既白 。”客人转悲为喜相视而笑洗净酒杯重新斟酒 。菜肴果品都已吃完杯子盘子杂乱一片 。写菜肴果品全部吃光杯子盘子一片狼藉反映了高兴的情绪 。于是大家互相枕着靠着睡在船上由于情绪舒畅睡得香等到睁开眼睛东方已经露出白色的曙光 。
总而言之本文的景色描述客人和主人的情绪哲学意味的对话都浑然一体胜意迭出文辞优美 。个性是文中那段富有哲理的谈话完全不一样于一般的说理文它透过生动的形象用水的流逝月的盈亏以及风声月色讲出变与不变的道理在抒情中带说理 。
苏轼用清风、明月、江水、小舟、歌诗描绘了一幅诗意十足含意深远意境优美的赤壁夜游图 。使我们也好像游了一次赤壁心里充满了遨游之乐 。
这篇文章上半部主要是写景抒情做到了情景交融下半部由景生情以情入理情景交融情与理相得益彰 。因此《赤壁赋》既是一篇游记也是一篇抒情散文 。
赤壁赋赏析 三:
《前赤壁赋》赏析
北宋神宗元丰五年 公元一零八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谪为黄州团练副使其间他纵情山水两赋赤壁 。世人称夏历七月十六所作为《前赤壁赋》十月十五所作为《后赤壁赋》是为一时名篇千古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