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备课组教学计划怎么写?( 三 )


(四)、努力适应新课改,探讨新练习的模式
1、引导中的知识整合 。力求将练习处理融合到课文教学当中,在课堂上解决 。因为练习是围绕课文内容和单元要求而设计的,它对课堂教学起一定的引导作用 。因此,决不能将课堂教学与练习的处理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二者巧妙地整合,有专家说:“老师在带领学生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练习的某些问题能够不知不觉、自然而然地解决 。”这样,既让学生学得轻松,又能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
2、指导下的开放自主 。新课标在练习设计上富有弹性及开放性,这就为教师和学生自主处理练习提供了灵活的空间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环境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 。此外,教师在处理练习时应留给学生更多的选择空间,各取所需,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机动地完成 。学生可以把练习中的字词抄上几遍;可以发挥想象,把这些字词连缀成一段文字;也可以摘抄书中含有以上字词的句子 。不同程度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学习实际选择练习的形式 。总之,让每个学生都成为学习的主人,让他们不再把练习当成负担 。
3、求落实的练习过程 。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常常预先设计好结论,然后让学生千方百计进入所谓标准答案的窠臼 。这种消极接受的方式,剥夺了学生独特的阅读体验,把学生变成了不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两脚书橱” 。而重视过程策略,是呈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运用过程策略要注意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分解和细化 。对于一些难度不大的理解性练习,教师也不要急于让学生说答案,而是先让他们思考,并将思考的过程说出来,最后再说出答案 。运用过程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 。
4、重激励的评价策略 。过去,我们一味强调终结性评价,用百分制、划分等级等方法来评价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缺乏形成性评价的意识 。在新课改学习实践中我们认识到,评价是一种检测激励机制,对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做出评价,能使学生形成竞争意识,激励他们不断进步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运用评价策略要坚持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因此,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评价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主动参与精神,认真负责的态度,注意发现并及时表扬他们取得的微小进步,淡化学生之间的差异 。同时,练习评价的形式要多样化,克服过去那种学生练习由教师裁决的单一模式,除了教师评价,还可让学生互相评价,学生自我评价,争取让有条件的家长积极参与评价活动 。从而在评价活动中,既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的兴趣,又培养评价意识、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进步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