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城之恋读书笔记摘抄( 五 )


张爱玲以前说过:回忆总是令人惆怅的,过去的完美只会使人感到一切都已经完了,而过去的烦恼,只会使人再度烦恼 。记得我在看《半生缘》的时候,故事的开始就是,“……日子过得真快,尤其对于中年以后的人,十年八载都好象是指顾间的事 。但是对于年轻人,三年五载就能够是一生一世……”她的小说总是一份感情从不能自己到慢慢沉淀的过程,让人觉得有些微微的苦涩,而其实那些人还在我们的生活中,他们只是更换了名字,却重复着相同的故事 。
荒凉是正因繁华之后的落空,正如寂寞的女子内心总是一片为开垦的荒芜,而张爱玲正是把它拿捏得很恰当 。我们总听见人们称赞她有才华而不是伟大,大概也正正因她只是把故事讲给爱听的人 。正因张爱玲也说过,生活是一件华美的袍子,爬满了虱子 。因此她的小说女主角总是穿着不一样的旗袍出场,也暗示她们隐隐相同的人生和命运,外表的美丽内心的空虚 。她的作品总是看上去很华丽却是很安静的调子在讲述一个很普通的故事,读完之后才会恍然,原来张爱玲是这样一个人,这样一个女子 。
泛黄的照片中,那个女子很安静地望向远方或者只是平静地看着 。原来所谓的才华也但是是比平常人更多一份恬静,更多一些对命运的追问 。喜爱在小说里开始把眼泪掩藏,慢慢的,眼泪就像手里的沙子,慢慢地滑落,然后是肆无忌惮的崩溃 。我们就被她轻易地被带回到旧时光中,或许快乐或许悲伤 。
爱上张爱玲的文字,如同倾城之恋,只是那一刹那的时刻 。而她的故事,正如一首安静悠长的歌,不会落空,正因任何时候都需要这样一首歌 。不一样的人,唱出不一样的味道 。
也正如李碧华所说,文坛寂寞得恐怖,只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
倾城之恋读书笔记(6)
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 。但是在这不可理喻的世界里,谁知道什么是因,什么是果谁知道呢,也许就正因要成全她,一个大都市倾覆了 。成千上万的人死去,成千上万的人痛苦着,跟着是惊天动地的大改革……流苏并不觉得她在历史上的地位有什么微妙之点 。她只是笑盈盈地站起身来,将蚊烟香盘踢到桌子底下去” 。
——《倾城之恋》
这是在这篇文章甚至说在张爱玲的所有作品中我最喜爱的一句话,仿佛有无尽的宿命在里面,是不是只有在这样的一种无奈的状况下,白流苏与范柳原的感情才有她们的安身立命的地方呢这种相依相偎是不是又是真正的感情呢也许感情在他们之间,更像一场游戏,两个人的交易 。
流苏是一个坚强的女子,在压抑,畸形的生活环境里,选取了出逃 。她大胆地顶着众人的唾弃与前夫离婚,这是她的勇气 。可同时,她始终是一个在经济上柔弱、无助的女子,逃离的方式只能是依靠男生来寻找自己的栖息之地,于是她务必妥协 。现实与性格间的矛盾,让她不得不学会算计 。不幸的命运让她学会保护自己,却又让她这份简单、真挚的情感徘徊在疑虑、猜忌、金钱、职责、虚荣之上了 。但这又怎能怪她呢她承认柳原是可爱的,给了她美妙的刺激,但是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 。说到柳原,他又何尝不是这样呢青年时期同样有着一段不愉快回忆的他性格怪癖,无意于家庭 。对于感情他根本无法驾驭,无法给予对方承诺和信心 。也许或者说必须,他以前只是把流苏看作是那很多个里面的一个,新鲜过后,各拍两散,职责不需要,感情只是调剂,而流苏也自然知道这一点,“炸死了你,我的故事就该完了 。炸死了我,你的故事还长着呢!”流苏的心中,自然是知道柳原的,她也明白只有这场关于这个城市的劫难才成全了她们 。战争带来的是残缺,可为流苏和柳原带来的却是一嘲圆满” 。偶然的倾城,让他们抛却了所有,让他们从捉迷藏式的精明走到冲破一切的结合——流苏得了名份,柳原也甘愿担起了职责 。战争让人变得真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