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诗词中的“月”

唐诗中月的意象
今人陈植锷在《诗歌意象论》中曾指出 , “一首诗歌艺术性的高低 , 取决于语言意象化的程度如何 。”作为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 意象之于诗歌无疑是关键的 , 而作为意象物质外壳的语言形象也无疑是至关重要的 。法国著名作家雨果也曾指出 , “诗人应该选择‘特征’的东西” , 也只有“特征”的东西 , 才能给读者深刻、鲜明的印象 , 迅速真切地唤起读者的想象、联想 。月作为一种意蕴而想象的视觉、感觉的自然景物 , 能够为意象的塑造丰富深化某种特定的意念 , 从而阐释、实现“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也正因为月具有这鲜明丰富的语言形象 , 所以月在中国历史文化和文学艺术中的地位十分显赫 。先秦已有“嫦娥奔月”的传说 , 先秦故人曾通过“月出皎兮 , 月出皓兮 , 月出照兮”分别发出了“劳心悄兮 , 劳心骚兮 , 劳心惨兮”之叹 , “僧敲月下门”的故事成为千古美谈《明月何皎皎》以“明月”演义出一代复一代骚客才子的怨夫思妇之作 。而“披月踌躇”、“揽月自赏”、“望月凝思”、“抚月痴想”……这些从古籍古典中衍生演化出来的词语成语 , 莫不流淌着中国古人一分难释的生命情怀 。莫不激发古人情爱思恋的浩歌 。“三五明月夜 , 四五蟾兔缺”(《孟冬寒气至》) , 月的意象是生命的时间飞逝 , 是美的烟波 , 是人生悲欢离合的演绎 , 是情爱的寄寓和沐浴 。
月在唐朝中达到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 据学者统计 。李白作诗1059篇其中341篇提到月 , 也就是说 , 李白每写三首诗 , 笔触就要融入月的意象 。李白最爱月 , 李白之死 , 就是为捉水中之月而死 。“李白著宫锦袍 , 游采石江中 , 傲然自得 , 旁若无人 , 因醉入水中捉月而死 。”(唐·王定保《摭言》) , 尽管后人考证此说不可信 , 但李白为伟大的月光诗仙 , 却是毋庸置疑的 , 月里更洁 , 月里更黑 , 人生有时 , 月光无极 。李白、杜甫、王昌龄、李商隐、孟浩然……常是一卷在手 , 餐风饮月 , 月下窗前 , 精心细品 , 或惑之 , 或寄之 , 或怀之 , 或思之 , 或忆之 , 沐一身月辉 , 纳一空月光 , 旨趣益远 , 抒胸中浊气、释天地愁绪 , 法自然天趣 , 得万物之灵 。由此 , 月与诗人构成了千载佳话 , 万世景观 , 同时也造就了唐诗的盖世名声 , 在唐代 , 诗的显赫地位实在离不开月的激扬、推动和烘托 。
首先 , 月在一定程度上孕育和生成了唐诗 。唐诗的题目有一大批沐浴在月光的滤洗和浸润中 , 如《入朝洛堤步月》、《江亭夜月送别》、《关山月》、《望月怀远》、《古朗月行》、《拜新月》、《把酒问月》、《月下独酌》、《月夜》、《月夜忆舍弟》、《江楼月》、《霜月》、《静夜思》、《江楼感旧》、《枫桥夜泊》、《春江花月夜》、《春色山夜月》、《十五夜望月》、《峨眉山月歌》、《正月十五日夜》、《夜下征虏亭》、《嫦娥》……难以尽数 , 可以说 , 是月给了唐诗以丰富意蕴 , 给诗人以美妙的灵感 , 创造了唐诗的艺术题材和艺术生命 , 给唐诗提供了博大阔远的艺术空间和宇宙意识 。若无月意象的沾溉 , 就没有上述诗题 , 也使诗人们失去了艺术灵感和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 , 会使诗坛上失去最美丽的仙葩 , 丧失一大批不朽的诗作 。如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李白《静夜思》、《把酒问月》、张继《枫桥夜泊》、赵暇《江楼感旧》、杜甫《月夜》等中国文学史上的名篇名作也就无缘产生了 。
其次 , 从诗的内容上说 , 月成为唐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 。月在唐诗意境的追求历程中 , 实现了“言外之意”的深层内涵 。月在唐诗意境的构造上广泛而多样 。唐诗中的月意象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月的边塞意象 。丹纳说 , “自然界供给的比人工创造的更美”(《艺术哲学》) 。月在文学作品中构成的富有美感的独特环境 , 是人工做创造的环境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思指出 , “对象如何对他来说成为他的对象 , 这取决于对象的性质以及与之相适应的本质力量的性质‘因为正是这种关系的规定性形成一种特殊的、现实的肯定方式 。”“每一种本质力量的独特性”恰好“是这种本质力量的独特的本质 , 因而也是它的对象化的独特方式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边塞”、“明月”“关”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性质的制约 , 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有机体 , 因而边塞诗的创作往往离不开“明月”与“关”的塑造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里就有《关山月》、《乐府古题要解》说:“《关山月》 , 伤离别也 。”无论征人思家、思妇怀远 ,  , 月作为一种寄托是诗人惯用的手法 。早在唐代以前古诗人就有“关山三五月 , 客子忆秦川”(徐陵《关山月》)、“关山夜月明 , 秋色照孤城”(王褒《关山月》)和“关山万里不可越 , 谁能坐对芳菲月”(卢思道《从军行》)的思愁绵绵 , 唐诗也不甘落后 。唐诗中有“陇头明月迥临关 , 陇上行人夜吹笛”(王维《陇头吟》)的啜泣诉说 , 有“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杜甫《后出塞五首·其二》)的惨凄寂寥 , 有“可怜闺里月 , 长在汉家营”(沈全期《杂诗三首·其三》)的绵藐深沉 , 有“回乐烽前沙似雪 , 受降城外月如霜”(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的幽怨悲亢 , 有“更吹羌笛关山月 , 无那金闺万里愁”(王昌龄《从军行七首》)的悲凉凄婉 。同时 , 唐诗人又发展了边塞诗 , 特别是盛唐时期的诗人 , 赋予边塞诗更博大阔远、浑融、丰腴、完满的意境 , 给人一种激动和向往的艺术魅力 。有“秦时明月汉时关 , 万里长征人未还”(王昌龄《出塞》)的雄浑苍茫 , 有高适“雪净胡天牧马还 , 月明羌笛戍楼间”(《塞上听吹笛》)的开朗壮阔 , 有李白“明月出天山 , 苍茫云海间”(《关山月》)的浩渺闲雅、有王昌龄“撩乱边愁听不尽 , 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七首》)的雄心忧患 。月作为一种语言形象 , 把环境点缀成了苍茫悲壮的边塞风情 , 也把边塞这个特征性的地理上的物理空间转化成了艺术上的心理空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