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氨铵盐说课稿范文有没有?( 二 )


(2)认知过程
通过以往的学习 ,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了元素化合物知识的一般学习方法 , 因此 , 在本课题的教学中 , 仍可沿用“结构→性质→用途”的学习方式 , 以适应学生的认知过程 。
2、教学手段
(1)实验
高二学生已经掌握基本实验技能 , 可以设计和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实验 , 在观察实验现象时 , 既充满好奇 , 又能由表及里 , 从现象出发 , 深入思考事物的本质 。所以 , 在教学中 , 完全可以充分利用这个课题中丰富的实验素材 , 采取学生实验与演示实验相结合、验证实验与探究实验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实验 。
(2)多媒体
作为这个课题的难点 , “分子的极性”很抽象 , 教师使用常规教学手段 , 比如借助模型或者板演等 , 都需要学生有很强的空间想象能力 , 学生接受得很吃力 , 教学也就显得枯燥死板 。所以 , 引进多媒体手段 , 充分利用动画和图片等 , 把小的分子模型放大 , 把静止的变成活动的 , 把抽象的变成可以直接感知的 , 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
三、教法分析
1、对比分析法
将分子结构进行分类对比 , 便于学生分析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的结构特点;将氨和不同酸反应的实验设计为对比实验 , 便于学生分析氨与酸反应的本质 。
2、实验探究法
通过教师的演示 , 学生的动手操作 , 观察分析实验现象 , 探究氨的性质 。
3、多媒体辅助法
合理、恰当地运用先进教学手段 , 将静态事物动态化 , 将抽象事物直观化 , 以突破教学难点 。
4、演绎推理法
运用已有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 通过逻辑演绎 , 推导氨的还原性 。
5、讲解法
四、学法指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振聋发聩的发出警告: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 , 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 。因此 , 重视学法指导 , 教会学生如何学习 , 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等 , 应当成为教学过程中致力追求的一个目标 。
结合本课题的内容 , 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学生进行学习:
1、指导学生利用生活素材 , 提炼总结氨的物化性质 。
2、紧紧抓住事物内部的因果关系 , 由“果”导“因”或由“因”推“果” 。如抓住“氨易溶于水”(果)探求“氨的结构”(因) , 或根据“氮元素的化合价”(因)推测“氨具有还原性”(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