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曾祺的散文赏析

汪曾祺的散文赏析
汪曾祺这个名字对不少人来说,可能有些陌生,他不是一个高产作家,也没有写过什么惊世骇俗的作品 。他在文坛上最早引起轰动的作品是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受戒》和《大淖记事》 。有人可能以为他是个年轻作家,错了,他是西南联大的高材生,是沈从文的高足 。

早在上个世纪40年代,汪曾祺先生就在沈从文先生的指导下开始文学创作 。建国后,他沉寂了一段时间,后来被划为“右派”,60年代初写了几个短篇;此后又是很长时间的“静默”,直到80年代初才有了一次真正的“井喷”,陆续发表了不少小说和散文,而且引起了轰动,好评如潮 。说来也怪,什么样的老师就有什么样的学生,汪曾祺先生在文坛上的遭遇似乎也师承沈从文 。沈从文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曾以小说和散文蜚声文坛,建国后,他从文坛上销声匿迹,改行研究起了古代服饰,也成了一代大家 。80年代初,他的早期作品再一次走红文坛,一版再版,有的还被拍成了电影,形成了一股“沈从文热” 。对此,沈从文戏称自己是文坛上的“出土文物” 。这样看,汪曾祺又何尝不是文坛上的一个“出土文物”呢?
我对汪曾祺先生的关注,不仅是因为他的小说、他的散文,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他与样板戏的关系 。1962年,汪调至北京京剧团任编剧,文革期间,他便开始了样板戏的创作与改编 。家喻户晓、万口传唱的京剧《沙家浜》便是由他参与改编、定稿的 。文革期间,“横扫”的风暴遍及全国,一个摘帽右派为什么会得到如此的重用?我曾经困惑过,后来才知道,是“旗手”江青赏识汪,宣布“汪曾祺先生可以控制使用”,这才使汪曾祺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 。但他本人是否定样板戏的,同老一代文人一样,对样板戏深恶痛绝 。
是汪的才华和经历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我开始阅读和走近汪曾祺先生 。由此知道了原来关注和欣赏汪曾祺先生的绝不在少数,无论专家或读者对汪都非常喜爱 。燕山出版社出版的一套“世纪经典60家”文学丛刊,汪的作品收入其中,出版社还请专家和读者对所选的60家文学大师的作品打分,汪曾祺排名第十一位 。而今汪老已作古12年了,他的作品仍然畅销不衰,我在这里不想、也无力对汪的小说的人物、情节、风格进行探讨和研究,只想就其散文的语言,谈谈我读后的一些感受 。
汪曾祺先生的散文没有苦心经营的结构,也不追求题旨的玄奥深奇;平淡质朴,如话家常,是其散文的本色 。汪曾祺先生曾说过:“我觉得伤感主义是散文的大敌 。挺大的人,说些姑娘似的话……我是希望把散文写得平淡一点,自然一点,家常一点的 。”因此品读汪曾祺先生的散文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