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绝”都有什么( 二 )


是少数民族满族的一种食物 , 在满语中的意思是“狗奶子蘸糖” 。主要的做法是将面炸熟后,用糖混合成小块,萨其马因其色泽米黄 , 口感松软而广受欢迎 。

10艾窝窝
艾窝窝和芝麻酱烧饼一样不分季节,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 。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色泽雪白 , 形状如球,质地粘软 。

11驴打滚
在北京众多小吃中算是比较古老的品种之一,由黄豆面、糯米粉和红豆沙卷裹而成 , 成品黄、白、红三色分明煞是好看 。

12糖耳朵
又称蜜麻花,是北京小吃中常见名品,因为它成形后形状像人的耳朵而得名 , 糖耳朵适合在春天和秋冬时节食用 。它最大的特点是色泽棕黄油亮,甜蜜可口 。
13糖火烧
原为河北小吃 , 后传入北京,经过演化、改良,成为北京小吃 , 是北京人常吃的早点之一 。
如今,十三绝中的不少食物都是街头巷尾的常见之物,唯独“硬面饽饽”已失了踪迹,濒临灭绝 。最近一些年,有一些民俗专家建议,尽快将这传统的寒食十三绝“打包”申遗,以免断了传承 。
马上就要到清明节了,也叫寒食节,因为这个日字口讲究三天不开火以祭奠祖先 , 吃的呢就只吃一些寒食喽 。所以以前的老北京家庭都会在寒食节的前一天准备出各种小吃作为寒食节的吃食,逐渐就演变成了老北京的寒食十三绝 。而现在寒食十三绝种的一些小吃都不常见了 。
马蹄烧饼
因为形似马蹄而得名,也是有悠久的 历史 了 , 据传清朝的乾隆年间就已经相当有名,前后两层薄薄的饼皮,中间是空心的 , 现在已经很少能吃到 。
螺蛳转儿
外面是细细的丝状缠绕,酥脆可口,面粉和芝麻酱搭配在一起,非常的可口好吃呢 。
撒子麻花
北京清真小吃中的名小吃,传说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也是 历史 悠久的呢 。从秦朝,汉朝开始 , 成为了寒食节必吃的小食之一 。
姜汁排叉
也是北京传统小吃之一了,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是咸口的 。
驴打滚
这种老少皆宜的老北京小吃也叫豆面糕,至于为什么叫驴打滚,应该是一种比较形象的比喻吧 , 做好后需要放在黄豆面里滚一滚,就像驴在地上打滚扬起灰尘一样一样的,所以才因此得名的吧,不得不佩服老北京起名的艺术,哈哈 。驴打滚现在还是比较常见而且也是非常受欢迎 , 软糯的外皮裹着豆馅,鲜甜可口 。
糖火烧
作为满族的传统小吃也是相当的受欢迎,也有300多年的 历史 了呢 。
艾窝窝
也叫江米团儿,雪白雪白还有红色点缀,看着就特别软萌软萌的 , 里面还有香甜的馅料,实在是好吃的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