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的读书笔记写法怎么样?(16)


(二)管理论
赫尔巴特认为管理的主要方法有:
(1)威胁 。这是一切管理首先采取的措施,是管理儿童的第一手段,也是特殊手段 。
(2)监督 。对孩子不加监督,不加教养,而放任儿童撒野是培养不出伟大的品格来的,因此,长期以来,监督就是儿童管理的不可缺少的部分 。(3)权威与爱 。权威能约束人使之不至产生超出常规的活动 。权威非常有助于克服人的一种倾向于邪恶的、正在形成的意志 。
(三)兴趣说与教学论
兴趣的多方面性 。赫尔巴特将“兴趣的多方面性”作为其教学论的理论前提和基础,在《普通教育学》中,其第二编,作为论述教学理论的专编,即是以“兴趣的多方面性”作为卷名的 。
何谓兴趣?“兴趣是同欲望、意愿和审美有共同之处的,是同漠不关心相对立的 。”“当我们发生兴趣时内心是积极的,但在兴趣未转化为欲望与意志之前,我们在外表上却一直是消极的 。兴趣处于单纯的观望与着手之间”,同时.兴趣能激起人们的爱好而占有人的心灵,从而过渡到欲望和意愿 。人对外界实在的注意,构成了兴趣的来源,这种实在一旦与人的一种新表象相互联系时即会产生兴趣这一心理活动 。作为现象的 2 外界实在具有多方面性,因而人的兴趣也具有多方面性,“心智中的多方面性只不过是现象的多方面性,就像心智中的统一性只不过是现象的相似性与综合一样” 。
(四)性格观
1.管理、教学和训育,构成了赫尔巴特教育体系的骨干 。管理不是教育,但是,“紧紧而灵巧地抓住管理的缰绳”,则是教学和训育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必不可少的保障 。而训育即是道德教育,即是整个教育活动的主要组成部分 。在教学和训育(教育)的关系上,“不存在‘无教学的教育’这个概念,正如反过来,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一样 。”道德教育(训育)如果不通过教学,只是一种失去了手段的目的;相反,如果教学不进行道德教育(训育),就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训育,是教育的最高或最终的目的 。就其内容而言,训育即是培养学生形成道德性格的教育 。
(五)《普通教育学》的意义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是教育理论发展史上的伟大里程碑,是近代教育理论走向科学的开山祖和奠基石 。
(1)赫尔巴特将五道念作为其教育论的理论基础 。这种试图将教育目的论建立在伦理学基础之上的努力显然是一种理论上的贡献,从而使其教育目的论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的理性之物 。
(2)赫尔巴特将其管理论建立在性恶论的基础之上,这显然是唯心主义的观点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世纪神学的幽灵还在赫尔巴特的身上游弋,其反动性是显而易见的 。但是,即使在赫尔巴特的最专制的管理论之中,我们还是可以依稀看到一些民主的东西.这就是矛盾的赫尔巴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