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六 )


千克和克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的两个基本的重量单位,也是小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要打交道的单位,因此,教学时我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了课前调查活动:到商店里找一找食品上的重量标签 。在家里找一找标有重量的东西 。把找到的东西和重量记录下来 。看一看商家是用什么来称量物品的重量 。这次调查活动的目的是充分开发学习资源、拓宽学习渠道、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分散学习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
二、组织学生动手操作,充分发挥学生积极主动性
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强调学生亲身的体验,是本节课的一个亮点 。本节课,在教1千克=1000克时,我及时组织学生动手操作,让学生称一称、掂一掂、比一比、想一想、说一说等活动,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 。如:让学生掂一掂1个2分硬币和2袋食盐,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 。通过游戏抱一抱同桌,来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重量 。这样调动了所有学生积极参与新知识探究的过程,使每个学生都能深刻地认识并掌握质量单位 。在大班额课堂中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了每一个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的作用,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
在大班额班级授课的情况下,要想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实现有效教学,首先要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并没有听讲,也不思考,他们只是坐在教室里,静静坐够四十分钟,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上课几乎是无聊的、无趣的也是浪费时间的 。为了使每个学生真正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最好的方式就是实现小组合作学习 。在本节课中,我充分地给学生提供了“做数学”的机会,给学生提供很多的生活材料,如:盐、方便面、洗洁精、果冻等让学生分小组活动,在组内让学生充分的通过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说一说、称一称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1克和1千克究竟有多重,从而形成千克和克的表象认识 。
四、教师及时评价,掌控学习活动
在大班额的情况下,建立一种有效的评价机制是可以促进学生更有效的进行课堂探究活动的 。如: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应给予及时的表扬,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和指导,小组提前完成任务时,教师应检验他们是否正确完成了任务,哪个组的问题讨论最好,哪个组同学发言最积极,教师要及时的鼓励评价 。

小学三年级数学千克和克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000克=1千克,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有关物体质量的知识,学生并不陌生,在生活中也有一定的感性经验 。所以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上,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实现有机统一、协调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