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怎么写?( 三 )


【品读这类散文的方法】
批注聚焦淡而雅,一圈一点文里
行 。
凡人俗事有寓意,家常俚语藏深情 。
(设计意图:教师的责任在于扶,在于精讲点拨,引导学生明确阅读思路和阅读方法,应避免面面俱到,重在引导学生把握阅读方法和学习方法,提升阅读能力)
四、拓展阅读
下面就让我们用同样的学法品读两篇文章 。
浏览两篇文章,读后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回读批注, 找出文中“淡而有味”的语言,体会作者对生活的感受 。
1.默读课文,了解内容
2.小组合作,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学生静心默读相关语句,并自主批注赏析,老师巡视在学生之中,用心观察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批注理解,不恰当的地方及时进行提醒和纠正,及时关注学情,关注到每一位学生)
3.全班汇报,分享收获
(设计意图:散文阅读教学,实质上是建立学生已有的经验与“这一篇”所传达的作者独特的经验的链接 。好就是人们常说的“文字就是思想” 。通过前面的指导,学生已经掌握了品味语言的方法和步骤,此环节采用小组学习,班内交流,给与学生充分展示和合作交流的机会,锻炼学生的自学能力 。力求体现以课文为载体,以方法为引领,以训练为主线,以提高学习效率为目的的教学流程)
五、读写创造
【视频欣赏:舌尖上的中国】
中国人对食物的感情多半是思乡,是怀旧,是想念过去的味道 。那临沂人的家乡味是什么呢?
模仿作者平淡质朴,如话家常的语言风格,选取自己家乡的特色食物,写几句有滋有味的文字 。
(设计意图:散文教学中最自然最美妙的实践方式就是品读语言、抒写心声 。语言教学是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
头戏 。我们要以学生的语言实践为核心,来探讨语言教学的创新设计 。在多样的读写创造活动中,丰富情感,增强描绘生活的能力 。活学活用,既训练了学生对语言的把握,又表达了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六、总结升华
图书编者想借这些文章告诉我们什么呢?
初读选文感觉文中的菌子、鸭蛋、豆汁平淡无奇,可细细读来却发现字里行间饱含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怀旧之情 。
下面我提议全体起立带着喜爱想念之情读读老师写的这首小诗
(女) 我想念
好吃的的干巴菌
(男) 我想念
肥得流油的咸鸭蛋
(女) 我想念
散发着酸香的老豆汁
(男) 想念是那淡而有味的文字
(女) 想念是那遮不住的悠悠乡愁
图书编者想告诉我们做人就做汪曾祺这样的人,让我们像汪曾祺一样,爱美食,爱美景,爱家乡,爱上诗意的生活 。
(设计意图:这是对课文内容的总结,也是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升华!相信经过这样的朗读体悟,学生对于汪老的文字会有更深刻的印象,随后的书目推荐又将课堂延伸到了课外,使得这场雨真正浸润在学生的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