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怎么写?( 九 )


(2)课文是怎样引出昆明的雨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提示:由给朋友作的画引出昆明的雨,既点明了昆明雨季特有的现象与产物,突出昆明多雨的特点,同时吸引读者,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
(3)课文除了写昆明的雨,还写了什么?这些内容和雨有什么关联呢?
提示:课文除了写雨,还写了肥大的仙人掌、各种菌子、火炭般的杨梅、带着雨珠的缅桂花、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以及莲花池边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这些都是雨中之物、雨中之人、雨中之景 。
(4)作者看似信笔写来,无拘无束,将诸多的人、事、物汇聚于此,那么文章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呢?提示:这些人、事、物构成一副昆明雨季的生活图,在作者的笔下,无论是景物、滋味、人情或是氛围,都充满着美感和诗意,作者正是以此表达出对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想念之情 。这也突出了散文的特点,即形散神聚 。
2、精读课文,赏析语言
学生选择自己理解较深的一段文字谈体会 。
(1)因为是下下停停,停停下下,不是连绵不断,下起来没完,而且并不使人气闷 。我觉得昆明雨季气压不低,很舒服 。
提示:有如大白话一般,没有任何秀丽华彩之处,但是直白平淡之中有一种拉家常的风格,让人感到亲切,这正是一种返璞归真的语言风格 。
(2)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唤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 。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空气更加柔和了 。
提示:这段文字用“戴”、“穿”、“坐”、“吆唤”一系列动词,对苗族女孩的外貌、动作、语言进行描写,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从而抒发作者对昆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这里直白平淡描写中让人隐隐感到一种恬淡而悠远的余味 。
(3)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
提示:这句更是说一半留一半,富有余味 。
汪曾祺散文的语言特点:直白平淡,流利自然,简洁而富有韵味,充满生活气息 。
3、研读课文,探究写法
(1)课文第3、第12自然段都有一句“我想念昆明的雨”,想一想这两段文字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第3自然段——内容上,点明中心,表达对昆明雨季的深切怀念之情 。结构上,独立成段,既承接上文画面的介绍,又引出下文“我想念昆明的雨”的缘由的抒写 。
第12自然段——内容上,深化主题,表达对昆明的雨的想念之情 。结构上,照应第3自然段的内容,收束全文,使结构更加完整 。
2、有人说本文采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了一位老人醇厚的情怀,你同意这个说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