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主题学习《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怎么写?( 八 )


二、合作探究
1.将课文分成三部分,并写出部分大意 。
2.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还写了什么?
3.请用几个词语描绘一下你对昆明的雨的感觉 。
三、精讲答疑
1.题为“昆明的雨”,文章开篇为什么要描述给宁坤画的画呢?
2.课文第2段和第11段,作者都只写了一句话“我想念昆明的雨”,这两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昆明的雨给了作者太多美好的回忆,作者只是想念雨吗?还有什么景、事或人呢?
4.文章结尾再次说“我想念昆明的雨”,有什么作用?
5.《昆明的雨》能对读者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用“以小见大”的视角,折射出作者浓烈如火的情怀,结合本文,试分析课文是如何“以小见大”的 。
四、反馈拓展
作者在第10段满怀深情地说:“四十年后,我还忘不了那天的情味 。”那天有什么“情味”让作者忘不了呢?在你的生活中,也有这样“忘不了的情味”吧?试写出来,80个字左右 。

语文主题学习《昆明的雨》教学设计怎么写?


教学目标:
1、通过多种朗读方式,把握作品的内涵及作者的情感;
2、合作探究品味本文平淡自然的语言风格;
3、激发学生发现生活之美,培养热爱生活的情趣 。
教学重点:把握文中展现的风土人情,体会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与想念 。
教学难点:进一步品味散文形散神聚的特点,体会作者平淡自然的语言 。
教法:
1、速读、跳读、精读等多种朗读方式的综合运用;2、讨论点拨法;3、对比阅读 。
学法:
1、朗读感悟;2、自主研学与合作探究相结合;3、圈画关键词句突破 。
课时安排:一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春花秋月,夏雨冬雪,四季风景各异,也带给人不同的感受 。那么昆明的雨是怎样的情景,又带给人什么感受呢?让我们走进汪曾祺先生的《昆明的雨》来一探其实 。
二、走近作者
汪曾祺(1920-1997)中国当代作家、散文家、戏剧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江苏高邮人 。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 。代表作有小说《受戒》、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蒲桥集》等 。
三、预习检测,积累字词
1、读准字音
青头菌 鲜腴 篱笆 黄焖鸡 扳尖 乍一看 择净 缅桂花 绿釉 密匝匝
2、理解词义(1)新鲜肥美 。(鲜腴) (2)比较、比得上 。( 方比 )
(3)夏季的第一个月 。( 孟夏 ) 4、非常浓密的样子 。( 密匝匝 )
四、文本
1、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昆明的雨有什么特点?提示:雨季长、明亮、丰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