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和诗词( 二 )


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 。
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
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 。
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
放风筝 也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 。
每逢清明时节,人们不仅白天放,夜间也放 。
夜里在风筝下或风稳拉线上挂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灯笼,象闪烁的明星,被称为“神灯” 。
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
扫墓 清明扫墓,谓之对祖先的“思时之敬” 。
其习俗由来已久 。
明《帝京景物略》载:“三月清明日,男女扫墓,担提尊榼,轿马后挂楮锭,粲粲然满道也 。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
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
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
”并相传至今 。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
“烧包袱”是祭奠祖先的主要形式 。
所谓“包袱”,亦作“包裹”是指孝属从阳世寄往“阴间”的邮包 。
过去,南纸店有卖所谓“包袱皮”,即用白纸糊一大口袋 。
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用木刻版,把周围印上梵文音译的《往生咒》,中间印一莲座牌位,用来写上收钱亡人的名讳,如:“已故张府君讳云山老大人”字样,既是邮包又是牌位 。
另一种是素包袱皮,不印任何图案,中间只贴一蓝签,写上亡人名讳即可 。
亦做主牌用 。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 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酆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 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 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 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 。
旧时,不拘贫富均有烧包袱的举动 。
是日,在祠堂或家宅正屋设供案,将包袱放于正中,前设水饺、糕点、水果等供品,烧香秉烛 。
全家依尊卑长幼行礼后,即可于门外焚化 。
焚化时,划一大圈,按坟地方向留一缺口 。
在圈外烧三五张纸,谓之“打发外祟” 。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 。
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 。
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 。
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 。
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
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
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
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
清明节春风明媚,绿树成荫 。
人们在这一天踏青、扫墓、上坟 。
人人都要戴柳,家家户户门口插柳枝 。
这个习俗究竟从何而来呢?关于清明节有个传说和宋代大词人柳永有关 。
据说柳永生活放荡常往来于花街柳巷之中 。
当时的歌妓无不爱其才华,并以受柳永青睐为荣 。
但因为生活不轨,柳永一生为仕途所不容,虽中过进士最后却于襄阳贫困而亡 。
他的墓葬费用都是仰慕他的歌女集资的 。
每年清明节,歌女们都到他坟前插柳枝以示纪念,久而久之就成了清明插柳的习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