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和诗词( 七 )


拜者、酹者、哭者、为墓除草添土者,焚楮锭次,以纸钱置坟头 。
望中无纸钱,则孤坟矣 。
哭罢,不归也,趋芳树,择园圃,列坐尽醉 。
”其实,扫墓在秦以前就有了,但不一定是在清明之际,清明扫墓则是秦以后的事 。
到唐朝才开始盛行 。
《清通礼》云:“岁,寒食及霜降节,拜扫圹茔,届期素服诣墓,具酒馔及芟剪草木之器,周胝封树,剪除荆草,故称扫墓 。
”并相传至今 。
按长期形成的风俗习惯,旧时,北京人多在清明扫墓,但祭扫仪式并不在清明的当天,而是在临近清明的“单”日举行 。
据说,只有僧人才在清明当天祭扫坟茔 。
清明祭扫仪式本应亲自到茔地去举行,但由于每家经济条件和其它条件不一样,所以祭扫的方式也就有所区别 。
关于包袱里的冥钱,种类很多 。
一、大烧纸,九K白纸,砸上四行圆钱,每行五枚;二、冥钞,这是人间有了洋钱票之后仿制的,上书“天堂银行”、“冥国银行”、“地府阴曹银行”等字样,并有□都城的图案,多系巨额票面,背后印有佛教《往生咒》;三、假洋钱,用硬纸作心,外包银箔,压上与当时通行的银元一样的图案;四、用红色印在黄表纸上的《往生咒》,成一圆钱状,故又叫“往生钱”;五、用金银箔叠成的元宝、锞子,有的还要用线穿成串,下边缀一彩纸穗 。
有的富户要携家带眷乘车坐轿,亲到坟茔去祭扫 。
届时要修整坟墓,或象征性地给坟头上添添土,还要在上边压些纸钱,让他人看了,知道此坟尚有后人 。
祭罢,有的围坐聚餐饮酒;有的则放起风筝,甚至互相比赛,进行娱乐活动 。
妇女和小孩们还要就近折些杨柳枝,将撤下的蒸食供品用柳条穿起来 。
有的则把柳条编成箩圈状,戴在头上,谓“清明不戴柳,来生变黄狗” 。
此即是扫墓又是郊游,兴尽方归 。
2、插 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 。
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古谚有“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的说法 。
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
起义失败后,戴柳的习俗渐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 。
杨柳有强大的生命力,俗话说:“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
”柳条插土就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 。
汉人有“折柳赠别”的风俗:灞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
李白有词云:“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
”古代长安灞桥两岸,堤长十里,一步一柳,由长安东去的人多到此地惜别,折柳枝赠别亲人,因“柳”与“留”谐音,以表示挽留之意 。
这种习俗最早起源于《诗经 。
小雅 。
采薇》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
用离别赠柳来表示难分难离,不忍相别,恋恋不舍的心意 。

【关于清明节的故事和诗词】

杨柳是春天的标志,在春天中摇曳的杨柳,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 。
“折柳赠别”就蕴含着“春常在”的祝愿 。
古人送行折柳相送,也喻意亲人离别去乡正如离枝的柳条,希望他到新的地方,能很快地生根发芽,好像柳枝之随处可活 。
它是一种对友人的美好祝愿 。
古人的诗词中也大量提及折柳赠别之事 。
唐代权德舆诗:“新知折柳赠”,宋代姜白石诗:“别路恐无青柳枝”,明代郭登诗:“年年长自送行人,折尽边城路旁柳 。
”清代陈维崧词:“柳条今剩几?待折赠 。
”人们不但见了杨柳会引起别愁,连听到《折杨柳》曲,也会触动离绪 。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其实,柳树可以有多方面的象征意义,古人又赋予柳树种种感情,于是借柳寄情便是情理中之事了 。
3、戴 柳 清明戴柳,有将柳枝编成圆圈戴在头上者,也有将嫩柳枝刮结成花朵而插于头髻者,还有直接将柳枝插于头髻者 。
明朝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余》:清明,“家家插柳满檐,青茜可爱,男女或戴之” 。
今人《芜湖古今》:清明,“清晨,街市叫卖杨柳,家家折一枝绿柳蘸上清水,插上门楣,妇女则结杨柳球,戴在鬓边” 。
清朝插柳戴柳,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是为辟邪之用,但在一些地方有纪年华之义,有所谓清明插柳“纪年华”,“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之说 。
这种习俗是宋代“寒食”冠礼的遗存 。
宋代将男女成年行冠礼的时间统一定在“寒食”节,而不论生时年月,“凡官民不论大、小家,子女未冠笄者,以此日上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