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讲诗词讲得怎么样?( 五 )


“有人告诉我说,现在在电视上讲课,五分钟内没抓住大家的兴趣就失败了 。
我倒想反其道而行之 。
”她甚至拒绝添加片花、音乐等包装手段,执意要看看在这个“物质主义扑面而来的社会”,纯粹的传统文化能拿到多少眼球 。
“古典诗词写的是古代诗人对其生活的经验和生命的反思,当我们的心灵通过诗词与古人交会,自己会有感动和兴发,从而可以感受到当下的存在 。
”教书六十余载,被问最多的问题是:现在学古典诗词还有什么用处?她往往如是回答,“古典诗词让人心不死 。
” 在这个与古典渐行渐远的时代,还有多少人能如她一般全身心投入其中?或许那套无人敢承诺实验的教学录像已给出了答案 。
《论语》开蒙影响一生 小时候接触传统典籍,她见到《论语》里孔子说,朝闻道夕可死矣 。
“一个人懂得了道就好像死了也没什么遗憾了,这真是给我很大的冲击,究竟什么是道呢?”“孔子又说,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这还可以理解,但是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又是为什么呢?” 那时她正是上小学的年纪,家里人认为童年时期记忆力最好,应该多读些有久远价值的典籍,不必浪费时间去学校学习“大狗叫小狗跳”,于是请了曾在京沪任教的姨母给叶嘉莹和弟弟讲读古书 。
开蒙读的正是《论语》,姨母的讲解要言不烦,并不重视文字方面的注释,叶嘉莹尚不能全然领会,只管努力背诵 。
“背下来就很奇怪了,在我的一生里,每当我碰到事情需要做决断的时候,脑子里就常常无形中跳出一些‘论语’来,就会受它的影响 。
” 至今,她仍然将《论语》归为对她影响最大的一本书,无论谈到教学还是自己的人生体悟,她都喜欢引用其中语句来阐发 。
“比如后来我刚教书时,家里状况窘困,得穿带补丁的衣服上课,但我不以为耻,因为孔子说,‘衣敝缊袍,与衣狐貉者立,而不耻者,其由来也与 。
’或者有人偶然态度不好,我又想到孔子说,‘以直报怨,以德报德’,不管别人怎么对你,你总是按照正直的态度去对待就对了 。
” 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源于叶家的家学渊源 。
叶嘉莹出生于1924年,祖上是蒙古裔的满洲人,本姓叶赫那拉 。
清政府被推翻后,改汉姓为“叶” 。
叶嘉莹的祖父曾任过工部员外郎,伯父青年时曾赴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父亲毕业于北大英文系,母亲也曾在女子职业学校任教 。
在这样的家庭长大,叶嘉莹自小就接受了良好的家庭教育 。
她至今还记得三四岁时父亲就开始教她“认字号”——将汉字以毛笔正楷写在一寸见方的黄表纸上,又以朱笔画小圈在字的上下左右,以表示字的平上去入四声 。
诗词和文言文的学习也在很早就开始了 。
在叶嘉莹印象中,每当北平大雪之时,父亲常吟唱“大雪满天地,胡为仗剑游,欲谈心里事,同上酒家楼”,这也引发了她读诗的兴趣 。
11岁时,她就开始学作诗,并遵嘱用文言文写信给时在上海的父亲报告学习情况 。
初中之后,母亲送了一套《词学小丛书》给她,其中收录的纳兰性德的《饮水词》和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又引起她对词的爱好,继而无师自通地填起词来 。
无怪乎此后她于大学中第一次交习作,便得到评语云:“写诗是诗,填词是词,谱曲是曲,青年有清才若此,当善自护持 。
” “七七事变”后第一堂课是涂改课本 1941年,叶嘉莹考入辅仁大学国文系 。
其时“七七事变”爆发已有四年,国民政府逐步南迁,北平几乎都在日本人的控制之中,学校教育尤受冲击 。
“七七事变”爆发时,叶嘉莹尚在北平市立第二女中读书 。
暑假一过,“你就发现全变了,原来的校长、老师不见了,都换成新的人,英文课也减去一大半,改成日文课 。
”宣扬日中亲善的新课本还没编好,他们只好先用旧课本,开学第一天不讲课,就是拿着毛笔和墨盒,在老师监视下把旧课本的某某页撕掉,或者把某某页第几行涂掉 。
“历史和地理变动得最大,比如甲午之战不能按原来的讲了 。
” 当时的国立大学大都被敌伪统治,只有辅仁大学由于是天主教会主办的学校,不在其控制范围之内,仍有一部分不肯在敌伪学校任教的老师在校教书,这给叶嘉莹带来很大的吸引力 。
正是在这里,她遇到在诗词道路上对她影响最大的老师,顾随先生 。
顾随亦对叶嘉莹关怀有加,鼓励她发表作品,又常在她的作业后和诗酬答 。